张家卫

2022年12月21日

这个世界会好吗?(第100天)

作者:张家卫


 

今天是12月12日,以色列百日的最后一天,第100天。


 

次日凌晨的航班,从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国际机场飞往新加坡。


 

此时此刻,休息室里的人竟然也不少,不过,时间还早,有的是时间去想要写下些什么。


 

打开电脑,还有手机的备忘录和收藏页面,没刻意去数过,七七八八的资料文字至少也要50万字吧。


 

有即时、即兴记录下的他人说的话,有即时、即兴写下的心得,更多的是阅读而收藏下来的文字或者音频和视频,没有归整,就像书房地面上那一堆堆不知啥时候会再翻起来的书一样。


 

我越来越不大会说话了,也不大喜欢说话了。有的人说是上了一个层次,我懂得是因为“无知者无畏”的青葱时代悄无声息的过了。

土耳其的10天,除了伊斯坦布尔走走,最后两天搭了一个小时的小飞机,去了一趟中部城市卡帕多奇亚,体验了一下传说中很酷的卡帕多奇亚地形地貌,本来想体验下五彩斑斓的热气球,天公不作美,只能拍了张画算是糊弄过去。

其余的时间就是关在酒店的屋子里,读我记下和收藏的那些百日过往,当然该去的也都去打了卡,还品尝了不少的当地美食,看了不少的人。


 

酒店的名字叫Sura,一个很当地、很土耳其的名字,就在老城的中心,距离圣索菲亚大教堂和蓝色清真寺仅仅数百步之遥。


 

上个月的13日,人流如织的伊斯坦布尔独立大街曾经发生了一起爆炸案,有6人死亡,81人受伤。十天后,伊斯坦布尔的东面170公里处又发生了一起6.1级的地震,至少有35人受伤。


 

亲朋好友们都劝我当心些,可我这人心大,也总觉得自己有神明庇佑,因此依然乐哈哈的就来了。


 

说句心里话,伊斯坦布尔的面貌有些颠覆我的原有认知,市容整洁,管理规范,除了老城旅游区的餐馆有些宰客之外,其他的都是井然有序,游人很多,当地人的表现也算平和。


 

至于土耳其的其他城市,朱大姐带队的亲友团发回来的照片,也是让他们大为喜悦,连连称赞值得值得。


 

聊起埃尔多安总统的独裁行径和经济政策、宗教政策,当地人虽颇有微词,却也只能接受,毕竟是人小位卑,不向前看又能怎样呢,奥斯曼帝国的雄心壮志只能由总统代表了。


 

里拉的汇率一天一个样子,我们是外国人,呆不了几天,也就没把心思放在这上头。

独裁政治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旁若无人的干自己想干的事儿,而且总是以人民的名义。埃尔多安总统还会以真主安拉的名义,他的理想就是恢复奥斯曼帝国曾经的辉煌,这一点与普京总统的彼得大帝帝国梦有些相似。


 

聊起2016年土耳其政坛曾经发生的那起未遂政变,想起了2018年冬天在英国剑桥时候的房客-伊斯坦布尔大学的Murat副教授,他的老师就是在这场政变风波中被牵连而抓进去的。

将自己关在酒店的数日里,每天会定时听到清真寺高音喇叭发出的宣礼声,一天五次,从早到晚,雷打不动,这是他们召唤穆斯林信徒们聚礼和礼拜的声音,很悠扬,也好听,听久了,竟然会听出些神性来。


 

清理房间的服务员Tita已经认识我了,每天都会坚持进来认真的收拾一遍,开小灶一样为我留下一大盒的速溶咖啡,还有一打矿泉水。


 

楼下的餐厅大厨Onur也认识了我,因为我总会点这条长着大脑袋的红鱼,小时候母亲就喜欢买这种鱼,个头却要小太多,不过很便宜,可以炖一锅给孩子们打牙祭,母亲叫它“红头鱼”。


 

我改变了主意,不想再去聊更多土耳其的话题,也不想再从奥斯曼帝国的历史演变看以色列的沧桑历史,看中东地区的风云变幻,以后还会专程再来的。


 

世界上的事儿,要说的太多,可是要用无语来表达的更多。

一、《布兰诗歌》(Carmina Burana


 

以色列的时间里,有朋友向我推荐了《布兰诗歌》,一直没有认真的听,这些天,熏了耳朵,激荡了一些白纸的心情。


 

《布兰诗歌》原是一部创作于11-13世纪时期的文学作品,是不同年代的神职人员写的,因后来由不同的人抄录而再成的作品。诗集中有超过240首的诗歌和戏剧,有的还配有旋律,可以演唱。


 

奥尔夫(Carl Orff)是一位德国作曲家,他在1935年发现了《布兰诗歌》并对其中的24首进行了谱曲,由此诞生出了一部全新的作品。1937年,这部作品在法兰克福大剧院进行了首演,轰动了世界。


 

开场和终曲《哦,命运》(O fortuna)是这部史诗级作品的代表作,人们常会在电视、电影或者广告的配乐中听到这荡气回肠的音乐之声。


 

哦命运,
 
如月
 
变化无常,
 
盈虚
 
交替;
 
可恶生活
 
把苦难
 
与幸福

交织;
 
无论贫贱
 
与富贵
 
都如冰雪般融化消亡。


 

命运之轮,
 
可怕而虚无,
 
汝无情转动,
 
恶毒凶残,
 
捣毁所有幸福
 
及美好企盼,
 
阴影笼罩
 
迷离莫辨
 
汝亦击倒我;
 
灾难降临
 
吾之赤裸背脊
 
受汝无情碾压。
 

 
命运摧残
 
吾之身心,
 
无情打击
 
残暴压迫,
 
役我终生。
 
此刻
 
切莫迟疑;
 
因那最无畏之勇士
 
亦被命运击垮,
 
让琴弦拨响,
 
因命运
 
已击败最无畏之勇士
 
一同与我悲歌泣号!

二、《天国王朝》(Kingdom of Heaven


 

《天国王朝》这部拍摄于2005年的电影非常好看,剧中的主角萨拉丁是历史上的一个真实人物。


 

萨拉丁被视为埃及历史的民族英雄,虽然其本身是库尔德人而非埃及人,但他在阿拉伯人对抗十字军东征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卓越领袖作为、骑士风度、军事才能,让穆斯林和基督徒世界对他均敬佩有加。


 

萨拉丁是虔诚的逊尼派穆斯林,但他的大义以及高贵的行为在基督教经典中也可见到,《天国王朝》电影中表现的那场卡拉克攻防战中的着墨最多。因此,虽然他本是十字军的敌人,却赢得了包括狮心王查理等对手的敬重。一直以来,欧洲人很不喜欢他,因为他的胜利就意味着欧洲人的失败,但他们不得不承认萨拉丁是体现古老骑士精神的最好范例。


 

遗憾的是,在电影最后的缓缓字幕中,同样抱着雄心前去收复耶路撒冷的理查之后的结局是:


 

“又经过数年的激烈战斗,理查也只是与萨拉丁再一次签订和约,而之后近千年来,争夺耶路撒冷的冲突始终就没停止。”


 

“即使到了今天,天堂之国的和平依旧遥不可及……”


 

再看一看我们眼前的世界,人类和平是不是也正岌岌可危呢?


 

三、《出埃及记》(Ernest GoldTheme Of Exodus


 

这部老电影我看过数遍,相信很多人与我一样。同名主题音乐《出埃及记》气势磅薄、充满张力、震撼人心,会让人听的热泪盈眶,有的人说“这是被上帝加持过的神曲!”


 

我最喜欢听的是马克西姆弹奏的钢琴曲(Exodus by Maksim)。


 

 

四、《我的父亲母亲》(任正非)


 

因着朋友的引荐,我们与当地华为公司网络技术交付部门(Network Tec Delivery,简称NTD) Yucel先生和企业事业部(Enterprise Business Group,简称EBG)负责企业网络解决方案部门的负责人、80后的刘新建先生进行了诚挚的交流。


 

我们才知道华为的5G核心技术-5G极化码(Polar码)的发明者,正是来自土耳其的艾瑞卡(Erdal Arikan)教授。

期间的交流让我们耳目一新,也让我们对华为的未来送上更真切的祝福。


 

我去查了华为2021年的公开年报,公司尽管2021年的营收较之过去两年下降幅度较大,但利润却大幅增长。


 

我摘取了年报中的数段文字放在这里,以作备忘:


 

“华为是谁? 华为创立于 1987 年,是全球领先的 ICT(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 智能终端提供商。我们的19.5 万员工遍及 170 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全球 30 多亿人口提供服务。我们致力于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我们不会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就改变自己的理想与追求。”


 

“探索未来是科技公司最大的社会责任,我们要努力探索科学技术的无尽前沿,与世界开放合作,突破基础理论极限和工程瓶颈;我们也致力把 ICT 技术应用到千行百业,通过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和绿色节能减排,为各行各业创造增量价值,让每个人都从技术进步中受益。”


 

公司董事长梁华先生说:


 

“过去三年,‘活下来、有质量地活下来’ 是华为公司的发展目标,但我们没有因为外部环境变化,就轻易改变了公司的愿景与使命。


 

没有退路就是胜利之路。华为的选择注定是一条布满荆棘,但同时也是值得为之奋斗的漫漫长路。”


 

说句心里话,虽然我认为华为面临的巨大不确定性并非他们所言的那么轻松,因为这已经不是一个企业在战斗,华为的命运已经被绑上了国家命运的战车,但我还是为华为人的信心和努力由衷点赞,因为我同样相信我曾经信奉的名言“无数次的实践一次又一次的证明,只要去拼,我们就一定能行!”


 

新建先生研究生毕业后就来到华为,已经为华为奉献十余年,算是华为员工中的骨干力量,说起华为,他充满感恩,并对华为的未来充满信心。


 

他真诚的向我们推荐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先生21年前写的《我的父亲母亲》,我认真读了一遍,果然湿了眼眶。

穿军装的任正非和父母
 

祝福华为!祝福中国!祝福无数的可怜天下父母亲!


 

五、《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


 

1918年11月7日,梁漱溟的父亲梁济正准备出门,遇到他,二人谈起关于欧战的一则新闻。父亲问:“世界会好吗?”。儿子回答:“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能好就好啊!”父亲说罢就离开了家。

三天之后,梁济投净业湖自尽,即今日的积水潭,时年60岁。

他在遗书《敬告世人书》中说:“国性不存,我生何用?国性存否,虽非我一人之责,然我既见到国性不存,国将不国,必自我一人先殉之,而后唤起国人共知国性为立国之必要。”

梁漱溟后来口述了一本书,名字就叫做《这个世界会好吗》,说了他父亲梁济自杀的事儿。


 

可叹的是100多年过去,梁济和梁漱溟两代老人的“问题”,我们又要拿出来盘问。


 

以色列百日期间,加拿大Omni电视台的资深主持人丁果先生与我远程做了两期节目,讨论的就是“这个世界会好吗?”我的回答也总是“我相信世界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


 

座椅屏幕上显示还有30分钟飞机就要落地新加坡了,心情却越来越平静,难得的百日行走之后的心静状态,不知道为了什么?


 

是上帝的荣光显现吗?是不得不无语无言的窘迫吗?是因为中国华为展示出来的信心吗?还是《布兰诗歌》和《出埃及记》大气磅礴之后的平静?……


 

新加坡到了,樟宜机场刚刚翻新和扩建过,最亮眼的还是TWG Tea的招牌,我默默的拍了张照片,发给了美蓉。


 

波哥和Ada已经在等了,门口大排档做的黑胡椒螃蟹很好吃,老味道。


 

第100天的收官散记,分了三次才写完,也跨了一天,时差关系,现在已经是13号的晚上了,下雨。


 
啰里啰唆,也算一种心情,一种纪念。

开始闭关……


 

2022年1月2日下午2点,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张家卫2023年跨年演讲,我们再见。


 

跨年演讲的题目正是《这个世界会好吗?》


 

——张家卫以色列百日散记(2022.12.12 100天)

    1148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