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张家卫

与陈春花教授见面(第88天)

已更新:2022年1月8日




与陈春花教授的见面,是在上海的浦江西岸,在她的知室书院。


知室书院并非印象中古色古香的四合院,而是一幢现代建筑,毗邻着黄浦江,景色不错。

知室二字来源于知识实验室的凝练。因此,陈教授说,这幢楼他们一般称为实验室而非书院。


陈教授是北大国发院的教授,BiMBA的院长,她的声名我就不赘述了。

我更多知道她还是她在新希望六和股份担任联席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的时候,觉得这个女教授不简单,看似柔弱的外表之下,竟然有同时驾驭学界和商界的超能力。

再之后,因为我们都支持杨勇的众筹研究院建设,一起开会,便相识了。

我们都属于对新事物保持好奇并愿为之付出努力的人。

陈教授的办公室在5000平米书院建筑的五楼,办公室如同整个小楼的设计风格一样,简约中透着浓厚的书卷气息,窗外阳光明媚,黄浦江一览无余。


与陈教授的交流无疑是愉快的,不仅了解了知室书院的运作模式,懂得了更多关于数字化时代“协同共生论”的道理,还对企业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也请教了她对当下以及未来中国经济的看法。

陈教授介绍说,目前有400多家企业正依托【知室SaaS平台】创建的【知识实验室】,以协同共生的方式学习,升级认知、集合智慧、创智行动,不少企业已经受益,走出了困境,赢得新生。


我也交流了我的看法,谈了我对“竞合”的理解,并坦承此次中国的百日行走,虽然更多感受的是企业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新挑战,但还是愿意讲中国的好故事,一是这样才能讲,二是讲了会让自己高兴,三是讲好企业背后的成功逻辑,也是一种案例分析的角度和方法,启发他人。

说到这里,自然就说起我刚刚在北京拜访过的飞鹤乳业,陈教授对冷友斌董事长也是非常熟悉,他的企业也是知室实验室的共生企业之一。


问起飞鹤乳业为何可以在洋奶粉占据绝对优势的当年情形下异军突起,友斌坦承是研发方向起到了关键作用,正如章子怡代言的那句妇孺皆知的广告语所说“飞鹤-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奶粉”。

因为,中国宝宝与外国宝宝的体质确实不一样,洋奶粉研发确实是依据外国宝宝而非中国宝宝的体质研发的。

说起奶粉的质量,友斌说“产品的核心当然还是要靠过硬的产品质量,这是企业立足之本。”

说起企业的机遇,友斌直言,“爱国”的大氛围对于国产品牌奶粉的销售,起到了大大的助推作用。

面对当下中国婴儿出生率连年下降的情形,婴幼儿奶粉占据90%以上销量的飞鹤乳业将采取什么样的策略。

友斌认为一是出生率的下降将导致婴幼儿奶粉的消费更加向头部奶粉企业聚拢,飞鹤乳业在全国除上海外的所有城市的市场占有率已经稳居第一名,并坚信2022年可以拿下上海市场。二是他们正在开发成人功能奶粉,目标是让中老年人手里保温杯的饮品,逐渐的变成以功能性奶粉为主的饮料。


2019年多伦多百日行走的时候,我去过飞鹤乳业在加拿大渥太华附近金斯顿市的工厂参观。其时,正是飞鹤乳业港交所上市的时间,我对飞鹤乳业的中国速度钦佩有加。


改革开放的中国四十年,上海有一种低调的奢华,似乎是永远被追赶,却从未被超越的劲头。

鸿伟是北大光华的博士,也是北大光华温哥华校友会的校友。几年前,就听他介绍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生物医学教授合作研发与商业化新一代肿瘤免疫药物项目的事儿。

去年我从萨省天鹅农场回来跨年演讲,他和鹰熊会长一起在他的公司录制祝贺视频,让我深受感动。


此番来上海,自然要去实地考察一番。

鸿伟作为联合创始人以及总裁的复诺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坐落在上海嘉定区的南翔精准医学产业园,很漂亮,办公楼旁边傍着一条潺潺的河流,让园区显得灵动起来。

走进办公楼的大厅,电视屏幕上写着“热烈欢迎张家卫教授一行莅临本单位指导工作”,我笑称没有一行,只有一人。


与公司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贾为国先生见了面,贾教授是UBC大学生物医学方面的资深专家,是世界级溶瘤病毒研发领域的领军人物。

经过交流,得知短短的几年间,复诺健的首个溶瘤病毒产品VG161已经在中国和澳洲开始了一期临床的试验,其他的VG200s系列溶瘤病毒产品也将于2022年进入临床阶段,进展可谓神速。

鸿伟兴奋的说“在过去的一年里,公司完成了三轮融资,合计融资金额超过了2.6亿美元,除了早期的中信建设、广发乾和、磐霖资本和领道资本之外,还包括国寿大健康基金、深创投、招银国际资本等,体现了专业医疗投资人对我们的信任和支持,进一步确定了公司在整个行业的领先地位。”

交流的过程中 ,更得知复诺健生物科技与国字头的国药中生集团合作,成立了中生复诺健合资公司,全力开发基于LNP等各种纳米颗粒递送载体的mRNA治疗产品,填补国内mRNA疫苗的空白。

鸿伟带着我去参观正在建设的复诺健全球研发生产中心和中生复诺健mRNA疫苗产业基地,工地现场一片繁忙的景象,挖掘机和工人们正在紧张的作业,地基已经看出了形状,施工方赫然写着“中国建筑,屹立世界500强”。


两大中心的占地面积共计40亩,将分为两个主体建筑,每个主题建筑的面积将超过3万平方米,总投资15亿元。

鸿伟说“按照这个进度,2022年底将建成并交付使用。”

说起温哥华回流中国的朋友,还有成旭夫妇俩。


与成旭的相识源于我的公众号,忘记了从何时开始,他就一直坚持为每篇文章打赏20元。如果是百日行走,他竟然可以也一直跟着坚持打赏100天。

开始的时候,我并未太在意,后台留言给他表示感谢,他也只是说“坚持原创,颇受启发,打赏应该”等一类的话语,轻描淡写,并未多聊。

记得是从多伦多百日归来,我在跨年演讲中提到了这事,还费了功夫找到他,才知道他是一个非常精干又常爱说冷幽默笑话的70后,是一个颇有思想和建树的职业投资人。

再后来,我们会一起聊聊天,听听他的见解,他也希望从我这里听些我称之为“心灵鸡汤”类的东西。

他决定要回流归国之前,与我见面,约定保持联系,互通有无,寻寻合作的机缘。

即使身在国内了,他也还是一如既往的继续打赏,每一篇,每一天。

他与太太终于还是没有去北京,而是选择了上海定居,觉得上海要更加包容和机会多些。


听说我要来上海,成旭兴奋不已,与夫人一起,带来了家里珍藏的半瓶年份茅台酒,冒着小雨,寻了路边的上海特色餐馆,续了旧,也续了新。

他在上海继续从事老本行—投资顾问,说刚做成了一个矿业并购的大单,要感谢我的吉星高照。太太更不含糊,已经在一家专为企业提供上市服务的品牌公司担任高管,雷厉风行,事业有成。

陈春花教授提前就准备了她写的《价值共生》、《协同共生论》、《数字化加速度》等新书给我,带我逐层参观了书院实验室,挥手告别,相约再见。




【未完待续,明天续(二)】

——张家卫成都百日散记(2022.1.6第88天)【中国好故事(一)】



355 次查看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Comments


​欢迎订阅,获取最新活动、文章:

​小众不小,我们同行!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