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张家卫

为何会成为三教圣城?(第71天)

作者:张家卫



来耶路撒冷有些日子了,一直想去老城泡一天,走一走,却苦于很多地方还是一知半解,路线也会没章法,而“泡”一天的想法,是不仅仅人在那儿,故事也要在那儿。


一个人的旅行好的是自由,可以心猿意马,不好的是,常常以为心猿意马了,结果是发呆。不过也好,也算是一种状态的存在。


自己给自己找理由,永远会有,因为谁也不知道你真的怎样想的。你说了,人家信,或者你说了,人家没信,可是也没点破,那就算理由成立了。回头再说,你说的是否真话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家信或者不信。



所以说,真相这东西,看起来是主观的存在,实在是客体的反映。正因为如此,“真相”才真的可怜,横竖它自己说的都不算,如果是哑巴、聋子也就算了,可惜的是它常常不聋不哑,只是嘴上栓了嚼子。


老城就是这么一个真相,我已经走了若干遍,还是不得所以,不少人给我介绍,我也攻略了不少,可是还是想去“泡”一天,试着找找真相,至少让我觉得是真相。


机会来了!



学谦同学发给我一个链接,是一家叫做SANDEMANs New Europe的全球旅游网站,他们提供欧洲、中东、美国等地的旅游服务。不过,他们的一大特点是提供徒步旅行和一日游的体验,免费,即导游免费,具体的方法嘛,游客要靠步量,除了导游的人力成本,其他没成本。


老城一日游的免费旅行正适合我,我熟悉老城,只是想跟着导游再走一遍,验证一下我的印象,看看我理解的老城“真相”与导游说的有多少差池,当然,也可以看看这随机组合的旅行团里都有些啥人。



集合地点在老城的雅法门外,免费的旅行果然吸引人,足足有六十人,临时分成了两组,我跟着小姑娘的这一组,名字又被我忘记了,权当叫Sarah吧。




老城(The Old City)绝对是耶路撒冷的心脏所在,所谓古耶路撒冷,说的就是古城,至于古城外面的城市,都是后来一点一点的扩充建起来的。



那一天,我骑着单车去耶路撒冷地标式风车-蒙蒂菲奥里风车附近溜达,竟然发现了第一个建在老城墙之外的谢纳尼姆(Mishkenot Sha'ananim)犹太社区。


看起来依然很拉风的风车是由英国犹太人银行家和慈善家摩西.蒙蒂菲奥里建的,时间是1857年,当时的风车用途是风力磨面粉,三年后,他们在这里建立了新的犹太人聚居区。


图源:The Times of Israel

如今的谢纳尼姆社区漂亮的如同希腊圣托里尼岛的景色,美不胜收,安静祥和,当地的新人们选择来这里拍摄婚纱照,我坐在边上看了一会,有一位新郎还跑了过来,借了我的单车作为他们的道具,果然是美轮美奂。


老城外有高墙围绕,内分四个角区——犹太区(The Jewish Quarter),亚美尼亚区(The Armenian Quarter),基督教区(The Christian Quarter)和穆斯林区(The Muslim Quarter)。



老城有八座城门,分别是雅法门、锡安门、粪门、金门、狮子门、希律们、大马士革们、新门。


其中,只有金门被封住了,不得通行,其他的七道门都正常用着。



为啥把金门封住了?原因挺有意思,说是根据犹太人的圣经教导,上帝再次降临时将会经过此门进入耶路撒冷,到达圣殿山,因此1541年,奥斯曼帝国的苏莱曼大帝就把金门封闭了,以防止犹太人的弥撒亚进入。


因为圣殿山的管理权目前还在穆斯林手里,因此这门也就一直关着,或许待哪一天以色列又把这圣殿山的管理权拿回来,关了将近500年的金门就该开了。


我就不再太展开随笔了,由着Sarah小导游的解说和路线,说一说我一直想表达的观感和体会-【老城—冲突与宽容的世界缩影】。




为何会成为三教圣城?


在《耶路撒冷三千年》那本书里,作者西蒙·蒙蒂菲奥里这样解释,“这座城市的神圣性源自犹太人作为特选子民的‘例外论’,即耶路撒冷是上帝挑选的城市,巴勒斯坦是上帝挑选的土地。这种‘例外论’也被后来的征服者—基督徒和伊斯兰教徒们所接受,他们也将它奉为‘圣城’,这座城市的神圣性在历史的长河中变得愈发坚不可摧。”


耶路撒冷的面积不大,只有126平方公里。而老城,虽只有1平方公里左右,弹丸之地,却代表着耶路撒冷几乎全部的宗教史。


它被一圈呈等长四边形的城墙围绕起来,从天空上看,古老的与电影中常呈现的道具老城一样。



人们根据各自的宗教信仰将老城分成了4个居民区,各区之间都有着深厚而又独特的宗教气息,人文气息也在宗教的气氛中肆意的流淌着,雅法门的地图是最显眼的标志。




几乎所有的游人都要从雅法门进入,开始老城的旅程,雅法门也是看起来最整洁、最有景点范儿的老城门。


Sarah的导游路线也是如此,从雅法门进入,依次是基督教区、犹太区、穆斯林区、亚美尼亚区。




西北方是基督教区,是老城内面积最大的一个居民区,耶稣殉难的 “圣墓教堂”就在这里。


西南方是亚美尼亚区,是老城内最小的一个居民区。


南方是犹太教区,西墙(又称哭墙)就在这里。


东方为穆斯林区,圣殿山在这里,岩石圆顶圣殿以及阿克萨清真寺都在这里,与哭墙毗邻。



1,基督教的圣地


基督教之所以会尊老城为圣地,不仅仅是因为老城在旧约中所扮演的角色,还因为老城在耶稣一生中的意义非同凡响。


根据《圣经.新约》中的记载,耶路撒冷的南部,距离约十七公里,有一个城市叫做伯利恒,如今由巴勒斯坦管辖,我已经去过两次。圣母玛利亚便是在这个地方分娩出上帝之子——耶稣,为此纪念的主诞教堂就在这里。


耶稣降生不久后就被带到了耶路撒冷,长大后的耶稣又选择了在这里进行布道,并自称是基督 ,即救世主。


老城内的圣墓教堂就在这里,成为世界上所有基督徒们的朝圣之地,我在老城街头,看着这些朝圣之人背着十字架,虔诚的诵经,表情凝重的重走耶稣殉难的这条苦路。




我也终于走完了老城的苦路14站,连着没走全的算上,已经有三次了,圆满了一个凡人的心愿。


老城是耶稣受折磨、死亡、复活和升天的重要地方,是耶稣一生中最关键的布道之地,所以耶路撒冷就成为基督徒们寄托灵魂的归宿,当然就是不容侵犯的神圣之地了。



2,伊斯兰教的第三圣地


穆斯林信徒通常认为老城是伊斯兰教的第三圣地。


公元7世纪初,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传教,但在麦加城中受到了当地贵族门的强烈反对。


一天晚上,五十二岁的穆罕默德在睡梦中被一个天使唤醒,乘骑着由天使送来的一匹银灰色人头牝马,从麦加飞到了耶路撒冷,后踩在一块名叫萨赫莱的圣石上,飞至七重天。


在见到“真主安拉”后接受了“天启”,黎明之际返回到了麦加,这便是伊斯兰教中重要的教义之一“夜行登宵”。


以圣石命名的岩石圆顶圣殿就坐落老城内的圣殿山,旁边还有一座公元709年建成的阿克萨清真寺。“阿克萨”一词在阿拉伯语中有“极远的” 意思,穆罕默德的“夜行登宵”便是由此来源。




这座清真寺的建筑风格比较独特,其他清真寺中必备的宣礼塔这里就没有。在伊斯兰教的所有清真寺里,阿克萨清真寺的地位仅次于麦加的圣寺和麦地那的先知寺,称为伊斯兰教的第三圣寺。


3,犹太教的神圣之处


耶路撒冷在旧约圣经中,被提及到了700多次。从大卫王到他的儿子所罗门王,从公元前十世纪在老城圣殿山上建成所罗门圣殿时起,这里就成为了犹太民族的精神之柱。


两千年来,不管犹太人流散到世界的哪个角落,他们礼拜的方向一定是耶路撒冷老城的圣殿山,耶路撒冷对犹太教的象征意义是自始至终从未曾改变过的事情。


老城内圣殿山脚下的西墙,作为所罗门圣殿的遗迹,是除了圣殿山以外的犹太教最圣洁的朝圣之处。



从古至今,耶路撒冷老城这片圣地对犹太人的向心作用,以及犹太人对于这座城市的痴迷和狂热,实在是令人无法想象“一个没有耶路撒冷的以色列国会是怎么样的一个国家?”


这座城市历史悠久,是文化、宗教和帝国历史碰撞糅合的结晶。


有人说,在这儿的任何角落挖下去,都可以发现历史,是的,站在这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非常有可能踩在了千年的遗迹之上。




老城内犹太区还原了一段考古发现的公元六世纪犹太人生活的街道和集市,一根一根的圆柱像是沧桑的犹太老人,想说什么,又说不出来。




耶路撒冷老城,见证了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历史,也淋漓尽致的展现了人类社会的脆弱和人性的脆弱。


——张家卫以色列百日散记(2022.11.13 第71天)


【《老城冲突与宽容的世界缩影》(一),明天续(二)】

292 次查看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Comments


​欢迎订阅,获取最新活动、文章:

​小众不小,我们同行!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