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从《十八春》到《半生缘》

从《十八春》到《半生缘》



《十八春》最初是1950年以连载的形式刊登在中国上海一家名为《亦报》的报纸上的,当时就引起了一股热潮,张爱玲那时候用的笔名是“梁京”。《十八春》正式成书是在1951年.。


后来于1969年,张爱玲在美国对这本书进行了修改,并改名为《半生缘》。


《十八春》与《半生缘》主要有三处修改,都是关于书中主要人物的走向,颇耐人寻味,也让人禁不住想起人生如戏。因为,在戏里,还真不能简单的说“人生没有如果,只有结果”,因为“如果”是可以改的,但这只能发生在戏里,发生在那些可以“修改”的人生里。


*许叔惠去延安改为了去美国留学。


*书的最后,主角沈世钧、顾曼桢等前往中国东北参加革命工作的结局段落被删。故事到沈、顾二人重逢就结束了。


*《十八春》中,沈世钧、顾曼桢相识的时间为十八年;在《半生缘》则改为十四年。


真实生活中的张爱玲又是如何的人生轨迹呢?


张爱玲(1920-1995)家世显赫,他的父亲张佩纶是清末著名的清流派大臣,外曾爷爷是李鸿章,但其父虽为清末民初交替之时的遗少,遗产颇丰,却浪人江湖,家道日落西山,1953年病逝时,死在了山东青岛江苏路上一间仅仅14平米的佣人租住房里。


1949年,上海解放后,张爱玲选择留在上海。


1950年7月,张爱玲以“梁京”的笔名出席了上海市第一届文学艺术工作者大会。会后,她加入上海文艺代表团并到苏北农村参加土改,但在两个月时间內由于无法写出上面要求的“歌颂土改”的作品,感到自己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格格不入,加之与胡兰成的关系,面临政治方面的压力,于是在1952年7月,声称要“继续因战事而中断的学业”,离开中国,去了香港。


张爱玲在香港期间,曾创作了小说《秧歌》和《赤地之恋》,因为小说的故事讲述了“土改”时期农民处境的艰苦,所以被当时中国的主流话语体系作为“毒草”而批判。也因为此,张爱玲长期被中国文化界作为反面典型,直到改革开放之后才有所改观,她的作品也逐渐进入到中国读者的视野,受到广泛的欢迎。


1955年,张爱玲去了美国定居,在美国的40年,虽波澜不惊,却也是看起来并不太如意。1995年去世的时候,孑然一身,死后七八天才被房东发现,享年75岁。


阅读这本《半生缘》,我就在想,如果张爱玲不离开中国,那么她会有怎样的人生?如果她就留在香港而没去美国,又会是怎样的命运不同?


2022年3月开始的上海封控时期,前后有三个月之久。当时的上海人掀起一股“张爱玲热”,但不是欣赏她的文字,而是把她敬为“跑路天后”。在微博上,有网友贴上张爱玲的照片,并写上“拜祖师爷”、“祖师爷保佑我”,或是“拜了能保佑我润(Run)吗”等留言。


张爱玲当年选择离开,但与她背景相似、留下来的作家苏青、关露、周瘦鹃等人,大多没有躲过后来的那一场文化劫难。


张爱玲1969年将《十八春》的结局改为《半生缘》,将两位主角沈世钧、顾曼桢的未来设置成开放的结局,把故事的续篇留给读者去想、去写。这一年,她46岁,正是欲说还休的年龄。


她选择的人生,无论如何,没有“如果”,只有她的当时选择。后人有的人赞赏,有的人唏嘘,不过,这些都是旁人的揣测。


“我不喜欢壮烈。我是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壮烈只有力,没有美,似乎缺少人性。悲剧则如大红大绿的配色,是一种强烈的对照。但它的刺激性还是大于启发性。苍凉之所以有更深长的回味,就因为它像葱绿配桃红,是一种参差的对照。…… 悲壮是一种完成,而苍凉则是一种启示。”


这是张爱玲在《自己的文章》中写的一段话,是不是可以看得出她的选择,我们认为她的死是唏嘘,但在她的世界里是不是觉得“孤守”反而是一种她喜欢的“苍凉”呢?


如果是我,我会选择张爱玲的选择,不过,我不会像她那么矫情。文字可以矫情,甚至优美,生活却并不总是大家闺秀、花前月下的日子,爱情也不总是非黑即白,悲剧虽著名,却没那么好看。


喜欢她在《半生缘》的尾篇写的这句话:“也许爱不是热情,也不是怀念,不过是岁月,年深月久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TWG Tea Canada Club读书会第169期 :《半生缘》,作者张爱玲

张家卫

2023.2.28

4 次查看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窄门

Comentários


​欢迎订阅,获取最新活动、文章:

​小众不小,我们同行!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