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大哥晚安 | 2019.12.15. 第96天 【可爱的多伦多人(四)】


地产三兄妹的Jonson是香港人,非常谦虚,也非常敬业。来自山东威海专注做投资的晨展金融的David Liu,非常热情,与我的约会绝对是学过“营销法则”的人,一定要我确定会面时间才肯罢休。北京大学岳师兄与我是一年考的大学,他的高考分数是590分,而我们那年的本科录取线才是450分,绝对的状元级学霸,不少的真知灼见也让我很受启发。岳师兄作为1898 Club的轮值主席,希望我下次再来的时候,能到北大校友圈子的主场讲讲,我回答说“非常期待!”


晓健是农场主朱大姐引荐的,与他的见面就在北约克我住的小屋附近Fairview Mall里。我选了久违的肯特基餐厅,他排着队,硬是点了一大桶的肯特基套餐,让我一次享受了个够。二十年前的中国肯特基味道总是忘却不掉,时不时的会想念这样一个全家肯特基周末的场景。边吃边聊,我觉得肚子里面的卡路里像吹气一样让肚子又圆了一圈。


晓健是70后,来自中国的山东,十六年前刚落地的时候,一句利索的口语都说不出来。他做过烘焙工、清洁工……二年后却被大多伦多地区密西沙加市政府采购部门聘用为工作人员,一干就是12年。再后来,出来办教育。今年八月份,与一位背景是中国著名私校联盟的投资者一起盘下了一座百年老校,坐落在尼亚加拉大瀑布附近的Fort Erie城市,学校的规模未来可达到2500人,覆盖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全部年级。


我帮助他梳理了学校从招生到学生公寓楼的全部流程,按照我的理解给予了中肯建议,晓健听了很兴奋。我跟他说:“你的办学理念,即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相融相进,我非常欣赏,也是我理想中的办学理念。” 



晓健是一个激情满怀的人,也是自信心满满的人,对于华人如何融入当地社会的问题,他给出了他的见解。他认为:1,西方世界并不存在骨子里的歧视问题,歧视来自于其他族裔包括华裔自我的被歧视认知;2,西人对于柔弱的小猫小狗尚且会心痛的落泪,怎会对于一个热爱学习、热爱生活而且努力上进的华裔年轻人不给予帮助和激励呢;3,那些说“滚回中国老家去”的西人,不仅仅是极少数,而且都是当地社会中的落魄者或者失败者。回应他们的最简单方法是“你滚回你的老家去,这里是我的家!” ,以此小概率事件而攻击当地整个社会的华人被歧视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4,华人落户海外,要摒弃中国式思维,要拿到当地社会的通行钥匙,在他们的规则管道中行走,而这把钥匙的密码就是当地社会的思维和行事方法,而非自以为是的中国式成功逻辑。


中国银行加拿大北约克分行的Kevin行长与我的见面属于偶遇,却是一见如故。通过他,我们一起与来自中欧商学院的贺先生见面。贺先生用数学推理的方法解读东方人思维与西方人思维的差异,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因为对于草根大师王东岳先生的一致认可,一下子拉近了我们不少的距离。当然,贺先生对于王东岳先生的解读较之于我高了不少的层次,让我也学习良多。霍布斯1651年写的《利维坦》这本书我是早就读过的,但是贺先生认为这是所有政治家的必读书却是我先前并不知晓。他同时认为欧几里得公元前300年写就的《几何原理》,是所有的科学家都读过的书,更是让我补了一课,开了一下脑洞。


17号的“张家卫多伦多百日谢别会”,Kevin行长和何先生相约出席,我邀请贺先生和王铁峰教授分别讲十五分钟,他们都愉快的接受了邀请。我觉得讲的虽短,但是如果可以向好朋友们抛出一个话题,一定是一种思维的好启发。


LOVEONLY钻石平台品牌的创始人中杰,维多利亚教育的小伙伴Eric和梁靓,Fort Erie城市的CAO(首席行政官)Tom,慈善公益组织的Sophia和不善言谈却口碑甚好的家庭暖炉技工David Wu两口子,医美平台创始人、年轻的90后Erin,接送我们尼亚加拉学校往返的大学生红叶小姑娘,服装进口商、原上面销售总监Jessie,要帮助我打造PPT的Linda,还有园艺公司的年轻老板亿森……太多的多伦多新朋友。写到这里,我眼前浮现的都是他们的音容笑貌和求知若渴的样子,有一些我已经记不得名字,便使劲的去翻微信寻找,却真的不是一个轻松的活计,无法一一列举。我觉得多伦多是这样一座城市:孕育着无数想做事、能做事和干成事的华裔移民群体,他们一直在努力的前行,百折不挠。



94年出生,多伦多大学计算机和金融专业双学士学位的欣博是我北大光华小强同学的亲外甥,本来是请我与他谈谈,给一点心灵鸡汤类的就业指导,却成了我在多伦多期间的临时义务小助理,跟着我跑东跑西。他关于“迁徙力”的说法让我一下子有刮目相见之感,小伙子高高大大,有亲和力,充满同情和同理心,颇有他舅舅小强之风。小强私下跟我说,欣博非常开心与我在一起的短暂日子,知道我马上就会离开多伦多,感觉很难过。他觉得认识我之后,焕发了一个全新的欣博,而之前的欣博已经翻篇了。说句心里话,当后来欣博又跟我重复这句感言的时候,我很汗颜。但是无论如何,我相信这些90后、00后的年轻人们一定会是中国的好未来,因为有了他们,我才觉得中国充满了新希望!


厚融是一名拥有相当多物业的业主,同时也在多伦多大学兼任MBA讲师,夫人是Manulife 的高管。他福建人,70后,是一个热爱学习的人,与我相识之后,颇多亲近,竟然将Downtown寸土寸金的两居室房子清空后请我过去入住。尽管后来我并没有前往体验,但是其中热情和关爱却让我感动十分。因为,我深知,没有哪一种关爱或者说支持是随随便便而来的。


沈教授是中国山东大学第一批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也是中国财务软件行业曾经的领军人物。移民加拿大之后,做过联邦政府的财务软件顾问,之后又跨界转到通讯和电气行业搞培训教育,也是桃李满天下,帮助上千华人找到相关工作。不仅仅是公立学院的教授,教师工会和电气工会的会员,也是维多利亚教育Maria校长十六年的好朋友和好伙伴。他同样喜欢舞文弄墨,与我便有了更多的话题,他正在撰写一部反映加拿大华人移民故事的小说,挺励志的一个想法。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批移民海外多年却依然怀有赤子之心的优秀华人,才是伟大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的不竭之水。



沈教授请我去了一家叫作“鱼乐轩”的餐馆,上万尺的餐馆墙上镶满了成排成排的玻璃缸子,密密麻麻的爬满了加拿大龙虾,咋一看像是加拿大龙虾水族馆,壮观的很。我俩点了一份龙虾情侣套餐,两个老爷们倒也是蛮有情调。我问服务员“我俩点这个套餐行吗?” 服务员肯定的点了点头说:“当然行”


最应该记住的是宋扬先生,他是温哥华1029咖啡馆的股东,两年前因为儿子来了多大读书便举家迁移到了多伦多居住。他曾是中国一家著名国企的高管,却低调的很,从来不会去炫耀自己的辉煌过去,而是默默无闻的做着自己擅长的物流领域。我们俩在温哥华的时候,因为彼此理念相近,属于有共同语言的一类人,但走动并不频繁。这次来到多伦多,一来二往,他更多的增加了对我的认知,我也更多的感受了他的情谊,说了不少话,做了不少事。我们说:“要多来往才会走的更长远!” 


他的儿子David是多伦多大学计算机系的大三学生,我来了之后当了不少次的司机接送,非常Nice的一个年轻人。他对于AI以及未来的看法闪现着不少的真知灼见,我甚至拿出手机认真的记录下来,作为观点记录下来,融入到我的学习思考之中。


与华夏中心的老板Thomas的相识,我在《多伦多一课》的散记中提到过他,一位非常有学识却是非常有性格的南京人,经历丰富,能力超群,因为“口直”却也是常常会得罪人。知道我快离开了,我们约了一场酒,就在华夏中心的会所里,招呼了Maggie和宋扬一起。五六小菜,两瓶好酒,我俩从中午喝到了晚上六点,天南海北,天文地理,星球地球,原始人未来人……不知道哪里来的那么多话,最后我们都说:“我俩属于互相看得起的人!” 难得Thomas也会这样直白的表达。



安徽老乡Judy是引荐我与Thomas相识并安排华夏中心第一课的人,她属于内秀却信奉坚持的一个人,为人热情,乐于助人。热闹的场合中她总是默默无闻的做着最简单的工作,挪桌子、搬椅子的时候总是少不了她的身影,组织大家的时候她总是走在最前面,讲原则,讲规则,又不乏包容的心思。她毕业于中文系,后来又辗转美国、加拿大求学,诗歌写的尤其好,新华社网络端常常刊载她的配乐诗歌,点击率不少的都是百万级读者流量。她对于我说的“小众理念”颇为赞同,并且积极的践行,最早提出了“小众俱乐部”的设想,500人的群很快便建立了起来,成为彼此沟通交流的主要社群之一。


Max、Margaret等老朋友知道我来到多伦多,请我品尝多伦多的美食,讲述他们眼里的多伦多和加拿大故事,时间虽短,却也是不一样的难忘。Vivian是国任教授引荐的,刚来时候的散记中没少提到她的身影。真挚的感谢他们。


曼尼托巴的“火星闺蜜“”之一万芳教授引荐约克大学舒立克商学院的若丹教授与我相识。若丹教授认真的给我发了邀请信,我们两次商学院餐厅促膝长谈,她欣赏我的行走和商业方法论,我钦佩她们安心立命在海外高等学府的学术殿堂中潜心耕耘,成果丰硕,为海外华裔社群争了光,添了彩。


同为多伦多大学访问学者的武汉大学范教授和辽宁理工的张教授结缘于万涛教授的引荐。范教授临回国前,我俩找了一家小馆,一人一碗云南米线外加四个小菜,一下子想起了“芝兰之交”这个成语,希望芝兰长远。我们畅聊了中国大学史的沧海沉浮,忆起了武汉大学百年历史的中国见证,忆起了李达老校长的唏嘘命运。范教授关于“复杂网络的中小企业集群协同创新研究”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说起武大“中国最美丽的大学”称号,范教授与我相约再回国时一定去武大讲一场。辽宁理工张教授访学的校区在密西沙加市,我从尼亚加拉大瀑布回来的时候,专程走了一趟,Tim Hortons的咖啡馆里小聚,彼此感恩遇见。



维多利亚教育的Maria校长,风风火火的背后却也是一片侠胆柔肠。晚上回家之后,再次阅读我白天课堂上朗读的《2019年的雪》之后,给我留言:“诗读了好几遍—回味悠长,我们有缘,开始舍不得你走—大哥晚安!”


无法将每一位多伦多朋友的故事用笔记录下来,是一种遗憾。见你所见,听你所听,做什么与谁在一起,却是铭记在心的念想。忙碌的最后十天,我努力的将回忆编织起来,希望是一串文字的珍珠项链,在今后的行走时光里,可以常常的相伴。希望项链中的他们,因为编织,而成为我人生路上的好朋友、好伙伴。


12月17日,张家卫多伦多百日谢别会,温哥华将会专程赶过来20余位小众的好朋友,我们不见不散。

【全文完】


30 次查看

​欢迎订阅,获取最新活动、文章:

​小众不小,我们同行!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