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张家卫

天津的疫情来的有点猛(第90天)



董小兵和董华夫妇俩是环球帆船远航的勇士,也是大连海事大学的师兄、师姐。


2019.9 张家卫教授“十年十国”第三站“多伦多”启程见面会暨航海勇士欢迎会 董小兵和董华夫妇(左二、三)


得知我回到了中国,两位董老师赶紧从海南合作伙伴那里将大芒果快递到成都,让我第一时间感受了环球帆船的热情。


与老友新朋的相聚,大家谈论最多的名词是“跨界”和“勇敢”,讲述的中国好故事则是TAYANA号帆船以及两位董老师的环球航行梦想,当然也讲述了我百日行走的故事。


两位董老师撰写的《帆向蓝水》一书,预计四月份就会出版发行了。


邀请我写了一个后记【行者心语】,我贴在今天,算是举杯祝贺,也算是剧透一下我们的心语。


相遇《帆向蓝水》的主要作者董小兵和董华夫妇俩,是因为他们驾驶的那艘船尾悬挂五星红旗的TAYANA号帆船以及他们的环球航行梦想。



2019年6月8日,他们从中国大连启航,历时三个月,航行6400海里,跨越了太平洋,途径韩国、日本又跨越白令海峡到达美国的阿拉斯加,9月5号抵达了他们第一季的终点——加拿大温哥华。


9月3日,大连海事大学电子导航专业83级校友张祖辉与我联系,告知了正在环球航海的TAYANA号帆船以及董船长和他的队友们的故事。知道了他们即将抵达温哥华,我也非常兴奋。


我钦佩为梦想而勇敢前行的人,钦佩用行动去践行“行走”意义的人,知道勇敢的校友们要来,我与祖辉等校友商量,要办一场简约但又隆重的“航海勇士欢迎会”,并特别邀请了【环球华报】以及【新华社】和【凤凰卫视】当地站的记者来到现场做了特别采访和报道。




《帆向蓝水》的第六章,董船长用温暖的笔触记录了他与他的队友们在温哥华和旧金山的温暖数日。其实,不仅仅是温哥华,书中的每一个章节,都是董小兵和董华夫妇俩以及他们的队友们用心记录下来的人间暖情,用寂寞和艰辛探索的人文和历史,用拼死一搏得到的绚丽的世界,以及他们的所行和所思。


我做过远洋船员,经历过大洋上的惊涛骇浪和生死。也将最好的年华投身祖国的改革开放大潮,为成为一名合格的时代航运企业掌门人而殚精竭虑,以不负母校教诲和社会责任的担当。后来有幸又重回母校,成为交通运输管理学院的一名教师,圆了自己教书育人的梦想。


随着脚步的延伸和扩展,我对“航海”二字逐渐有了更深刻的一层理解。那就是,航海不仅仅是一个职业或者一个目标,而是为达成梦想而孜孜以求的坚持、坚守和不懈。这个梦想与母校有关,与行业有关,与祖国有关,更与自己有关。


比如,就TAYANA帆船的环球航行梦想而言,其“环球”的意义应不仅仅是地理坐标的位移,“航海”也仅仅是一种手段,一群勇敢者的“行者路”在于心,在于视野,在于眼界。他们的眼睛里看到的不再仅仅是百舸争流的壮观,遥遥领先的骄傲,更多的是惊涛骇浪的恐惧以及恐惧之后的扼腕叹息,还有千帆落尽的孤寂和终于归于平静的心境,他们都是活生生的“行者”楷模。


500年前的1519年,葡萄牙人麦哲伦开始了环球航行,尽管他为此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但这是人类航海史上的第一次。


麦哲伦历时三年的环球航行,用探险般的行走证明了地球是圆的,也见证了人类探索极限的无限可能。


董小兵船长与他的队员们的环球航行,一路行走,一路艰辛,他们最骄傲的并非自己,而是船尾飘扬着的五星红旗。行走的意义对于他们而言,见证的已经不仅仅是个人挑战极限的能力,他们要向全世界证明中国航海人的勇气和毅力。那就是,五星红旗是地球上最美、最勇敢,也是最爱好和平的旗帜之一。


按照国际海洋界的习惯,靠近陆地约200海里以内的海域被称为黄水(yellow water)。从黄水区域的终点再延伸出去数百公里,因为水要净,因此被称为绿水(green water)。绿水区域再以外的深海区,海水因呈蓝色或蓝黑色,而被称为蓝水(blue water)。在帆船界,蓝水航海就代表着远航。


远航是一个很浪漫的词汇,有远航想法的人很多,但真正付诸于行动的人却少之又少。


董华是董小兵船长的妻子,是这次环球航行队伍里唯一的女性。是一种什么力量让她第一次触碰帆船,就义无反顾的以队员身份环球航行?我想,除了他们夫妇俩的恩爱与不舍,更多的应该是她心里同样藏着一个蓝色梦想,那就是用大海击败岁月,用行走再塑灿烂生命的模样。


董华在离开阿拉斯加启航前往加拿大时,特意将一面自己工作了一辈子的大连海事大学航海学院的旗帜扯了起来,发了一段视频传回母校,她激动地说:“是航海学院注入我蓝色的基因!”



大连海事大学已经走过了112年的历史,还真是带着这样一股蓝色的劲儿。《帆向蓝水》这本书表现的就是这样的一抹蓝色。


我另有一位环球飞行的朋友,他的名字叫陈玮,湖南人。2011年,他历时69天,行程4万公里,经停全球21个国家和地区的40个城市,完成了全球飞行,成为中国公民环球飞行的第一人。


遗憾的是,2018年12月,年仅47岁的陈玮因为一次飞机失事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我与他的全球三十余位朋友们一起,合写了一本《飞得更高》,缅怀他的生平和事迹。我在推荐语中写道:“陈玮用47年的短暂人生践行了‘如果知道自己不会失败,你将尝试做什么?’这句话,让我们懂得生命的意义不仅仅是活着,而是活得要像一个勇士,像一个英雄般的存在。”



陈玮说过一句话“每一位海外的华人都犹如一颗珍珠,在异国他乡沉淀并且发光发热,我的飞行就像是一条线,将这些珍珠串联起来。” 他也是一名当之无愧的行者,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因此赢得了凡是认识他的人的交口赞誉和深切怀念。


我非常信奉第一性原理的内涵,那就是终身的跨界学习,永不停止的学习热情和永不消停的学习干劲。因此,我喜欢的自我称谓是“行者”。


我以为这是人存在的最大意义,也是人最好的修炼和回报社会的最好方式。因为,这会让人保持谦虚、谨慎和清醒,当然也会让人更理性和博学一些。


明朝书画大家董其昌曾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鄄鄂。” 他的话流传至今,经久不衰,自然是孕育了颠扑不破的大道理。同为明朝人士的徐霞客,一生行走,“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更是留下千古佳话。


这一本《帆向蓝水》,记录的是董小兵船长以及他的队员们环球航海梦想的第一部分。因为肆虐的新冠疫情,他们的远航不得不暂时中止,但是我相信他们的梦想不会中止。他们也一定会以梦想做针,航海为线,将航行路上的城市、人和事儿,像珍珠一样串联起来,做成一串美丽无比的珍珠项链,熠熠生辉,照亮中国,照亮世界。


天津的疫情来的有点猛,因为一周前的天津元旦探亲,大数据已经记录了我的行程。虽连续主动做了两次核酸检测,却还是收到来自大连、青岛大小社区的四次电话确认,以辨别风险。



比较有意思的是南京某社区的来电,竟然将我11月份的南京行程也纳入到了甄别名单,耐心回答完了问题之后,我笑着说“照着这时间跨度来甄别,政府公共资源还真是要累透了。”


今天腊八,说是要吃腊八粥。我一个人住在半山腰的小房子里,睡了一个黄昏,煮了16个秦玲店长包的白菜猪肉馅水饺,就着已经存放至少三年的老陈醋,听着郭德纲的跨年相声,算是敬了佛祖,也算是开始了“过了腊八就是年”的春节祈盼。




【全文完】

——张家卫成都百日散记(2022.1.8第90天)【大连随笔(二)】




517 次查看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Comentarios


​欢迎订阅,获取最新活动、文章:

​小众不小,我们同行!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