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野乘坐上野东京线去箱根,一直坐到小田原站,要一小时二十分钟。
小田原站门口就是巴士总站,坐上T桃园台线,50分钟的车程竟然停了42站,我也就看了42个风景。
我在箱根的栖息处【Hakone Retreat FÖRE】就到了,酒店的中文名字叫【箱根隐居】。
门口车站的名字叫做俵石,旁边有一个挺有名的【箱根玻璃之森林博物馆】。
对,这地方是一个半山腰,森林一定有的。
【隐居】的地方自然要有一个平房样式的读书地方,音乐也是要有的,像梵音一样的唱着,很悠扬,我不知道歌名,只觉得这女声好磁性。
不知不觉,突然发现中文的世界里,不少的人开始读书了,各种名目的读书会雨后春笋般的涌入眼帘,难不成人变了,还是世界变了。
我想了想,应该是世界变了,变得又糊涂了,变得让人觉得官不好当,生意不好做,学问拧巴了,平头百姓想躺平,人也说不了真话,就借了读书的名义,去找些幻象世界的影子,也找找自己。
我是喜欢读些书的,可我不是因为世界变了,书是我的一个伙伴,与世界无关。
有一个叫麦家的读书人,他说“世界很大,但书最大,因为书能让世界变小,让我们长大。”
【传承与未来读书会】曾经推荐过《麦家陪你读》,有些忘了,脑袋里也有些空灵,梵音样的音乐会让人有些丢魂,信手去翻了麦家说书,才记起他为他的四本书取了一个很浪漫的名字《读书就是回家》。
四本书用了四个标签:信念、勇敢、寻找、有爱。每个标签下说了11本书,一共说了44本。
阅读着麦家的励志文字,我禁不住汗颜起来。
麦家终究还是一个把读书奉为神明的人,我却一直以来不太以为然。当然,我并不会反对任何对于“读书的赞美”,但窃以为读书就是一种乐趣,一种无聊时候的伴儿,有点像儿时过家家用的那一块块不知道从哪里找来的垒小房子的石头,垒完了,煞有其事的过完家家,然后就大多丢在那里了……
我还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心理,觉得读书,有时候就像是一种炫耀,一种茫茫人海中的小从众,或者干脆说是一种冒充文化人的显摆。
至于获得了多少知识?也许有,但对我而言,读的越多,却越觉得无知,知道的越多,越觉得沮丧。
当然,有人会说这种无知也可以说是一种成长,因为没有人会把自己标签为无知,苏格拉底算是一个,可是他已经作古了2000年,哪里还会有人承认自己的无知。
箱根的天气要比东京冷一些,夜里的温度已经在零下了,阅读平房的外面有一颗枫树,有五、六枚火红火红的叶子倔强的攀着树枝,像是要熬过冬季。
麦家推荐的书,大部分是我熟悉的书,比如《阿甘正传》、《追风筝的人》、《傅雷家书》、《肖申克的救赎》、《麦田里的守望者》、《战争与和平》、《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还有莫言的《丰乳肥臀》……也有我不熟悉的,比如《局外人》、《奇迹男孩》……
《阿甘正传》中的阿甘,在三年多的时间里,四次横穿美国全境,漫长的旅途最终在国内引起关注。
人们为阿甘的这场长跑赋予了各种各样的意义,人们认为他是个智者,认为他会“拥有所有问题的答案”。
其实,这是对阿甘的误解,阿甘说“我只是喜欢奔跑”,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阿甘那种简单的、跟随自己内心的生活方式,也确实是所有问题答案的来源。
前几天,三毛的侄女天慈在朋友圈转发了我写的第89天散记《感恩遇见-东京》,她写了这样一段话:“有些事不是有结果才去做,而是启程才有慢慢的收获。”
说的太好了,一语中的。
麦家的读书,比如他说的100+1000+7+20“理想谷”读书计划,即100位解书人,1000本书,每7天一本,要坚持20年。
我觉得很有意义,只要他能一直勿忘2013年开始解书的初心,再有幸可以在华夏大地上有10年的读书自由,而且可以一直不苟活的坚持,就一定会有像阿甘奔跑一样的意义。
【传承与未来读书会】也是每周一本书。我们从2020年开始,坚持了已经有四年,读到了209本。
当时,我信口也说了一个10年,是我喜欢的数字,也是我的生活方式,但从内心而言,不希望有一个具体的时间目标,因为话说起来容易,坚持很难,如果可以果然坚持,那就有了阿甘奔跑一样的意义——“我就是喜欢”。
如果一定要有一个愿望的话,那就是读书会坚持的越久,有些人的名字就会永远不会忘记,就像漆黑的夜里总会亮起的萤火虫一样。
世上没有被浪费的时光,所有的事情,最终都会显出它的意义。
关于读书,我写过一个《动物不会读书》,写了更多我对读书的看法。不过,言而总之,“我就是喜欢而已”算是我的答案,没有啥目标,也没觉得会提升了多少,反而会因为“无知”而变得话越来越少。
天慢慢的像是扯上了一块灰布,朦朦的,不写了,安心的听听梵音吧。
——张家卫东京百日散记(2023.12.4,第91天)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