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怀念(第84天/2020)

人一辈子,真正能够让人可歌可泣的事或人不多。而且,大多的是听来的故事,加工的成分免不了会有。如果哪一天,被戳穿了,更是觉得尴尬。久了,人的泪水也变得珍贵,轻易不再愿意为那些煽情的故事动情。

我记得韩红有一档草根选秀的节目,她是评委之一。当一对年轻男选手讲完他们的悲惨故事,满场正泪眼婆娑的时候,韩红发飙了。她说:“你们不要再演戏了,你们本来是专业歌手,却编了一个悲惨故事来骗取评委的高分,骗取观众的同情,你们马上离开这个舞台!如果你们是靠本事来演唱,我尊重你们,但是你们靠把戏来博眼球,我鄙视你们!”

这一幕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其实,大千世界,这样的事情有点太多,以至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缺少的已经不是“关系”而是“信任”。

常常有人问我小众是什么?我不遗余力的讲“小众方法论”的内涵是什么?为什么要去帮助有缘和需要的人互相帮扶?其实,最简单的一个回答就是:我们不缺少关系,不缺少圈层,也不缺少钱,却缺少信任。我要做的,就是以一种方法,以一种最普通的“感恩和奉献”的道理,让有缘的大家建立起“信任”,一种背书的信任。如此,韩红发飙的那一幕就会少一些,再少一些。

认识我的人,都知道陈玮的名字。他是我的好朋友,也是好兄弟。他2018年12月20日飞机失事走了,年仅47岁。一个高大、壮实、风风火火、果敢、待人像火一样热情的哥们,走了。

他的追悼会放在他的第二故乡,美国的孟菲斯。我因为当天要进行剑桥回来后2019年的跨年演讲,因此未能前往。UBC 跨年演讲的舞台上,我放了一段他的飞行短视频,并请全场千名听众为他默哀一分钟。



我哽咽着说:“我不仅仅是为失去我的一个朋友而悲伤,而是为失去一个优秀的中国人,一个出色的海外中国人而悲伤。回头望去,我感觉,我难望其背。”

朋友圈中有朋友说:“世上再无陈玮!”

一晃陈玮已经走了快两年了。期间,海内外举行的陈玮追思会以及纪念文章不时的见诸朋友圈和媒体。每每读来,心里便久久不能平静,怀念他的音容笑貌和他那爽朗的笑声,还有高兴或者赞同时用大手使劲的拍拍你肩膀的力量,以及见面和分手时那个大大的拥抱。

今年七月份,陈玮的母亲佩姐给我发了一条短信息,希望我可以担任主编,编一本书,把儿子陈玮的事儿记录下来,以作念想,如果可以激励更多的国人,那就更是功德无量。

我没有犹疑,立即就答应了。因为,我觉得最好的怀念就是去让更多人知道他,最好的兄弟就是答应,最好的孝顺就是听母亲的话。

湖南卫视的主持人李锐说:“以前我喊佩姨,陈玮走了,我就改口叫干妈!”我与鹰熊和Evan去看望佩姐和六哥的时候,我们说:“陈玮走了,我们都是你们的儿子!”

佩姐和六哥的称呼,是陈玮带着二老来温哥华的时候,父母二位大人喜欢的叫法。我就一直没有改口,我觉得这样亲切,也是一种怀念。

我们建立了陈玮缅怀群,确定了主题《朋友眼中的陈玮》。作为主编或者就是一个召集人,我说:“大家不限文体,不限字数,唯一的要求就是‘真实’和‘用心’。”

历时半年,我们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认真的召开每一次的线上会议,每一次的会议都要超过三小时,每一次都会有会议纪要。我们认真的与每一位作者交流,并严肃的制定时间要求和进度。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默默无语,含着眼泪,奉献着“真实”和“用心”。

近40位的朋友提交了书稿,每一篇我都一遍一遍的去看,每一篇、每一次都让我泪流满面。

陈玮是一个普通人,我与他相识以及相交的日子里,并没有感受到他的伟大,只是觉得他的与众不同和兄弟之情。

陈玮,1971年5月出生,湖南长沙人,是明德中学和中南大学铁道学院的毕业生。1995年赴美国孟菲斯大学留学,攻读MBA学位,毕业后创办商翔实业公司,开始了他不断挑战自己,追求卓越的一生。

他是环球飞行的首位中国人,填补了当年环飞史上没有中国人的空白,是全球第167位实现环球飞行的人。他开创了环球飞行首次穿越中国领空的先河,也将首架单引擎私人飞机降落在了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被称为中国通航史上划时代的纪录。

我曾经与他有过一次彻夜长谈,长谈的主题之一便是关于“卓越”的诠释。他向我推荐了两位作者,一位是科林斯(Jim Collins),另一位是维恩.哈尼什(Verne Harnish)。前者的著作是《从优秀到卓越》(Good to Great)、《基业长青》(Build To Last)和《选择卓越》(Great By Choice);后者的著作是《掌握洛克菲勒的习惯》(Mastering Rockefeller Habits )。两位作者后来都成为了他的朋友,陈玮将他们认作自己的老师。

实事求是的讲,就我个人而言,我并不认为“追求卓越”的“野心”是一个人必备的品质,因此我与他的追求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他耐心的与我讲述了美国社会的生态法则,即美国是一个依靠“实力”建立起来的现代国家,崇尚“赢者通吃”的丛林法则。因此,作为中国移民,如果不能突破优秀,仅仅满足于“融入”,不是一个成功的人生。只有突破优秀,代之以卓越示人,以“进入”的姿态与美国社会共舞,才会将自己的才能尽情的发挥,赢得美国人的真正认可。

当陈玮飞机失事罹难的消息出来之后,立即震惊了世界,众多中英文媒体竞相报道,表达哀念。灵柩告别日,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新闻直播陈玮的葬礼。

《掌握洛克菲勒的习惯》的作者维恩.哈尼什(Verne Harnish)先生亲自出席了陈玮的葬礼。他说:

“他一直在追求卓越和完美。他一直在寻找他的下一个毛茸茸的大胆目标。随着他越来越多地融入商业世界,他的新课题是开始在中美私营企业主之间搭建这座桥梁。他是独一无二的,他是有资格做到这一点的人。他可以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西方人,同时他也可以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东方人。作为两种文化中的重要人物,他在这些性格中拥有丰富多彩的调色板,他拥有将人们聚集在一起创造出惊人机会的欲望和能力。”


美国众议院议员罗伯特.皮特格先生将曾经在华盛顿众议院大楼上空飘扬的美国国旗送给陈玮的父母亲作为纪念。中国侨联、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等中国官方机构纷纷发来唁电,以示哀悼。

陈玮确实是一个普通人,却活出了人生卓越的高度,让我懂得了伟大的另样字义。

天鹅农场的日子里,编辑陈玮的书,是一件默默无闻的事情,也是激励我坚持信念的过程。

丹栋和赵倩以志愿者的身份加入到编辑中来,我能切身的感受到,二位志愿者在编辑过程中的变化,她们已经将自己的情感与作者们联系到了一起,将自己融入到书中。她们会不自觉地流泪,不自觉地加班、加班。丹栋那一天说:“我也要重新思考人生了!”

陈玮的故事,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真实的让人以为他还活着,与我们一起大块吃肉,大口喝酒,一起侃大山,一起扯淡,一起做梦,一起飞翔……

12月20日,是陈玮走了两周年的日子。疫情的日子里,我们将在线上举行一场“陈玮先生逝世两周年追思会暨《朋友眼中的陈玮》新书预告”,全球直播,让陈玮在天堂可以听到来自地球的怀念声音。

陈玮的生前好友、湖南卫视的主持人李锐将亲情主持。

真挚感谢为此书的编撰付出“真实“和”用心“的作者和编辑们。真挚感谢中国华侨出版社的出版支持。


——张家卫庚子年百日散记(2020.12.15第84天)



长按下面海报二维码报名,获得陈玮追思会暨新书预告链接,并有机会加入陈玮缅怀社群。




76 次查看

​欢迎订阅,获取最新活动、文章:

​小众不小,我们同行!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