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张家卫

斯坦福"胡佛塔"(Hoover Tower)的前世今生(2)11/10/2017 (第56日)



游学斯坦福,"胡佛塔"是必须要去的,不仅仅是这个标志性建筑以及照片中的留念,更多的是其中背后的故事,比如,这胡佛早年间曾经在中国的天津呆了三年,是美国迄今为止会说中国话的唯一一位美国总统,而且其夫人也会中国话。据说,为了不想让别人知道他俩的谈话内容,他俩时常就用中文交流,很有趣。再想想现在正在中国访问的特朗普总统,故宫里面展示外孙女的"习爷爷好!彭奶奶好",还有唱中文歌,背中国古诗的视频,瞬间网红,如果特朗普总统也像胡佛一样会中文,就可以与习爷爷耳语交流,让全世界的人都猜他们说了什么,这样的场景应该很有建设性。


前些日子,我去了趟位于洛杉矶的"尼克松总统的图书和博物馆",写了一个"怀念尼克松总统"的散记,怀念什么呢?其中要义就是怀念这些个总统的"和平精神"以及"中美友谊",当然也有那些作为个人"成王败寇"的不同美国经历,即功过两说,后人自有评述的国家文化和信念。胡佛无疑也是这样一个人物,作为总统无疑他不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总统(不管他付出多少的努力),但是他同样赢得了后人的谅解和尊重。自1948年开始(他已经73岁),每四年一次的共和党全国大会,他连续被邀请作为特别嘉宾进行"告别"演讲,竟然连续了四次,直到1964年以90岁的高龄告别人世。而"胡佛塔"是1941年才盖好的,并非是胡佛的捐建,而是斯坦福大学以这种形式对胡佛以及他的曾经贡献予以崇高的评价和致敬。 胡佛留下的胡佛研究所和胡佛档案图书馆以及这座并不十分高大但是令人瞩目的"胡佛塔",已经成为斯坦福大学的地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不是硅谷文化中"包容失败"的创业精神源头呢?我想应该是的! 最近些年,这个胡佛档案图书馆对于我们中国人比较有名,主要原因是从2005年开始,这里收藏和展出了蒋介石先生自1917-1972年间54年的77册日记(一般一年一本,也有两本的情况),由于阅读者仅凭个人身份证件即可借阅(当然是在图书馆阅览室内,而且仅许可手抄不允许任何其他行为),因此不仅赢得了众多海内外研究学者的关注(中国的人民网在2010年曾经做过报道),也引起了更多普通中国游客的猎奇心理,纷纷前往......我办了张借阅卡,尽管蒋先生的字体是毛笔正楷,但是由于属于白话文、文言文等的综合语境,因此阅读起来需要相当功力,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 事实上,胡佛档案图书馆的馆藏非常丰富。现有160万册藏书,6万多个微缩影片文件,4300类约4000万件档案和25000多种期刊,其中囊括了几乎全球各个区域的史料,以20世纪和21世纪的世界历史为主。在中国方面不仅收藏了国民党主要人物中除了蒋介石父子,还有孔祥熙、宋子文、陈立夫、陈洁如等不少人的历史资料,还收藏了陈独秀、彭述之、林昭以及其他包括盛宣怀和胡适等中国历史名人的资料。(数字来源于胡佛档案图书馆网站) 说起"胡佛塔",又必须提及同是斯坦福大学校友的胡佛夫人卢.亨利,一层的展示中,胡佛夫人占据着重要地位,他不仅仅始终伴随着胡佛左右,直到1944年离世,她同时被誉为美国一战后新女性的代表:聪慧、刚强,彰显着女性的种种可能。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也许这不是一篇好的散记,因为似乎没有讲太多的"胡佛塔"观光和游记的历程 。好在散记就是随笔而已,事实上,我去"胡佛塔"的游历还不止一次、二次,自然会深刻的留在我的记忆之中,比如"胡佛塔"的顶层放眼校园的风光旖旎,还有门前的喷泉和炽烈阳光,以及那些个包括中国瓷器的精美展品,还有档案图书馆里那些耐心细致的馆员男孩和女孩们......这些都是"胡佛塔"的一部分。过去、现在,即使是未来,我想这将都会是一幅幅静止的图画,因为美和凝神屏气而形成习惯,形成自信,形成永远......不由得想起斯坦福大学的校训:The wind of freedom blows !

87 次查看

Comments


​欢迎订阅,获取最新活动、文章:

​小众不小,我们同行!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