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张家卫
《时间的秩序》读书笔记
引 言:
百度百科在介绍这本《时间的秩序》的时候,认为这本书的内容,或者说这本书揭示了这样一些道理,即:
“为什么我们记得过去,而非未来?时间“流失”意味着什么?是我们存在于时间之内,还是时间存在于我们之中?卡洛·罗韦利用诗意的文字,邀请我们思考这一亘古难题——时间的本质。
在我们的直觉里,时间是全宇宙统一的,稳定地从过去流向未来,可以用钟表度量。可罗韦利向我们揭示出一个奇怪的宇宙,在这里,时间的特质一一坍塌,在最基本的层面上,时间消失了。他告诉我们,我们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取决于我们的视角。”
阅读这本书是一个极其有趣的过程,用爱不释手来形容不为过。一周的时间,我阅读了两遍。在我的阅读履历中,这样的书并不多见。当然,阅读这本书不会是一个很轻松的过程。一位理论物理学家无论他的语言有多么优美,翻译家的水平有多么接地气,烧脑洞一定是如影相随的事儿。
作者卡洛.罗韦利(Carlo Rovelli )1956年5月3日出生于意大利,现年65岁。是美国公民,现居法国。 他的主要活动是理论物理学,他被称为圈量子引力的创始人之一。 他还对科学史和科学哲学感兴趣。
他从 2000 年起在法国工作,目前是艾克斯-马赛大学(Aix-Marseille University)理论物理中心量子引力组(the quantum gravity group at the Center For Theoretical Physics)的负责人。
他还被聘为北京师范大学的名誉教授,也是国际科学哲学院的院士。
卡洛.罗韦利还是一位作家,他与多家意大利报纸合作,担任专栏作者。他的科普著作已被翻译成 41 种语言,全球销售以百万计。
2019 年,他被《外交政策》杂志列入全球最具影响力的 100 位思想家名单。
一、过去与未来的分别对我们来说如此重要:它来自何处呢?
罗韦利认为“过去与未来之间的全部差别也许单纯是因为熵在过去要低一些。” 那么,熵为何在过去会低呢?
作者回答说“我无法确定这个答案是正确的,但我很喜欢这个答案。它或许可以解释很多事情。”
“太阳诞生于一个熵更低的状态,形成太阳系的原始星云甚至有着更低的熵,如此,一直向过去追溯,直到宇宙最初极低的熵。”
“正是这个熵的增加驱动了宇宙的伟大故事。”
“让世界运转的不是能源,而是低熵源。没有低熵,能量会稀释成相同的热量,世界会在热平衡态中睡去——过去与未来不再有分别,一切都不会发生。”
“无论我们人类有什么特殊之处,具体说来,我们只是自然的一分子,只是宇宙这幅宏伟壁画的一部分,只是和其他众多部分一样的一小部分。”
世界的两个部分,就比如我们与一杯水之间的物理作用,我们是独立于水中无数个单个分子的运动。同理,世界的任何两个部分,比如我与一个遥远星系之间的物理作用,我也会忽略那个遥远星系出现的任何细节。他们更不会在意我是谁。
所以,我们对于宇宙一无所知,并不会怎样,不会影响我们正在担当的“凡夫俗子”角色。因为,除非把一杯水打翻,如同他们要来地球,或者我们要去,否则老死不相往来,平衡就不会被打破。
史蒂芬.霍金生前曾再次对宇宙中的外星生命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说:“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坚定,我们不是孤独的。”他警告,为了全人类着想,人类必须停止尝试联系外星人。
霍金的老朋友,美国的索恩教授,今年81岁,他是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之一,他被称为奠定了引力波探测理论基础的人。他认为:应该回复。因为,任何文明只要发射信号给我们,他可能就比我们更进步,他可能不会在乎我们的存在,就像我们人类对待蚂蚁的态度那样,他们对我们发射信号,可能就是对我们比较好奇。
水本来是一种自然的存在,是自由的。山、大海、土地都属于并不广袤的地球,与动物的关系是生态链的关系。阳光、空气、水都属于此类。
但是,一旦被人类盯上,事实上人类早就已经以“科技和文明”的名义不断试图掌控它们。也如此,地球上的它们与我们的关联就大了。比如,一杯水与我。我似乎决定了这杯水的命运。
换个脑路想,如果我们变成更高文明星球人手里的一杯水,那又会如何呢?
如此看来,保持自由的状态才会是最真实或者最真相的状态。当然,有的人喜欢做杯子里的水,也有人不得已成为了杯子中的水。因为有的人会觉得杯子里的水才更有价值,尽管失去了水的自由。
如此看来,宇宙之大,无非是不同物理系统的存在,并且以概率的方式发挥作用。地球或者说人类仅仅是无数物理系统其中的一个。
按照罗韦利的研究和陈述,我们似乎更明了了“人类渺小,个人更渺小”的事实。那么,我们除了更敬畏,还有哪些意义呢?
穿越过去或者穿越未来,长生不老,逃亡或者征服其他星系,为未来未雨绸缪,我实在再想不出更高深的动机。也许仅仅就是科学而已,或者仅仅就是好奇,或者是在与外星人赛跑?
比如,美国的拜登刚刚公布了一项1800亿美元的专项新兴科技研发资金计划。中国就推出了一项“芯片对抗”计划,规模达1万亿美元,要举国之力研发第三代芯片项目。
我想起了上世纪美苏之间的军备竞赛和星球大战计划。
罗韦利说:世界的熵并非只取决于世界的状态,也取决于我们模糊世界的方式,而这又取决于我们与哪些变量相互作用,即我们这部分世界与变量的相互作用。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最后一句话,即“我们这部分世界与变量的相互作用”。
中国与美国从1979年邓小平访美之后的蜜月三十余年,中国的世界与美国的变量作用完全逆转了——全面对抗成为新常态,
我们还是从作者浩大的宇宙叙事,回到个体来思考个体熵的意义。即,我们在哪里?又与谁在一起应该是最关键的个体变量。时代也是关键变量之一。
因此,如果想让自己的个体熵好看,那么就要找对与自己相互作用的变量,尽管有些变量非我们所能控制或选择,比如时代,这需要很大的幸运。
时代的幸运又是什么呢?
其他个体变量的总和决定了时代,也就是时间。时代的源头来自于若干活跃个体或者超级活跃个体的活动记忆,让时间变得可爱或者可恶。无论怎样登基的那些个国王、皇帝或者总统、教皇啥的,都算是此类。
罗韦利说:在广袤的宇宙中存在着无数物理系统,彼此相互作用的方式更是数不清。
他还说:作为人类,我们到底是什么呢?实体吗?但世界不是由实体构成的,而是由彼此联系的事件组成。那么,“我”是什么呢?
罗韦利一直写到书的最后,才对这本书的论点进行了点睛之笔,他认为“认识我们的身份有三个要素特别重要”:
“第一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种视角。通过对我们生存必不可少的广泛关联,世界在每个人那里得到映现。我们每个人都是复杂的过程,反映着世界,并以严格整合的方式,对我们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和阐述。”
“第二个,在反映世界的过程中,我们把它组织为实体。我们会在一个大致均匀稳定的连续过程中,尽我们所能地通过聚合与分割来构想世界,与世界更好地相互作用。”
“因为我们的生活是社会性的,因此我们与他人接触很多。他们是原因与结果的结点,与我们密切相关。在与其他同我们相似的人接触的过程中,我们形成了‘人类’的观念。“
“第三个,也许是最重要的一个:记忆。”
“我们是自己的历史。我是我自己讲述的故事。”
“记忆把分散在时间中的过程联结在一起,而这些过程组成了我们。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存在于时间中。”
二、我们的视角决定了我们是什么
一个被剥离至本质的世界,闪耀着荒芜与恼人的美。
罗韦利写道:在一个没有时间的世界,肯定有什么东西导致了我们熟悉的时间的产生,以及它的秩序,让未来不同于过去,让它平滑流动。我们的时间肯定会以某种方式出现在我们周围,至少是因为我们而生,也依循我们的尺度。
我从六月四日开始就来到了这个叫做库德岛的无人小岛。仅仅是将近20天的时间,小岛已经因为我,或者说我的视角和记忆而变得更美、更秩序的改变。
岛主陈大哥和溪萍感受到了变化和喜悦,动物们也因为认识我或者感受到我的善意而留下温暖的记忆。比如,小黄和小花一对猫咪,从早晨陪我木栈道散步,现在的每天黄昏也会陪我去木栈道散步,跑前跑后,虽然无语,却亲切的很。
或许这一切的记忆都是短暂的,甚至会烟消云散。但是,时间的意义就在于曾经,痕迹就是时间的定义,不管我们记住或者没有记住。如同小小的芯片,记忆的数据虽然无穷大,但是全部可以检索出来的,只要我愿意或者你愿意回忆,而这一切,就是时间的意义。
毫无疑问,我们是普通人类,我们只会以普通人类的认知视角来看世界、宇宙以及时间。“有限”是天然的人类基因设计或者永远不会有尽头的人类演化,认知缺陷是必然的。但是,“我思故我在”又何尝不是一个真理,即使是假象,如果我选择相信,那么就是我的真相。
比如,如果美好,那么我就相信美好的假象。如果不美好,我就以寻找真相的名义继续探寻美好的旅程。阿Q是吗?普通人类如果没有点阿Q精神,那么就真的只有“死路一条”。不信,你仔细想想……
罗韦利不同意“我思故我在”,他甚至认为这是谬论。但我认为“我思故我在”正是人类有局限认知之下的深刻思考,并非因为他是泰斗人物笛卡尔,而是因为他也是人类,而非真相,上帝笑了也只能让他笑吧。
已经过去的近20天“鲁滨逊”式小岛体验,我并没有思索出更多的时间意义。因为醉心于整理无人小岛的环境,劳动反而更坚定了时间的本质和意义就是因为我们的存在。
当然,我也懂得,时间的存在并不因为我们,而是因为小岛、世界和宇宙的存在。我们仅仅是因为遇见。
世界不会因为人类的消失而毁灭,时间也不会因为地球的毁灭而停止。
我们存在的意义仅仅对自己有意义,对时间而言,我们就像芯片里的无穷数据中的一个。
但是,有意义的人生,就是将个人数据制造的美好而且讨时间欢喜,让时间高兴,让世界不讨厌我们,或者爱我们。尽管,我们的个人数据最大的概率,是被时间和天际这两个大家伙忽略不计。
作者说“也许是我们的视角决定了我们是什么。”
他说对了!一位研究理论量子力学的物理学家,他的话至少在认知上,要高于我们。而且,与哲学家们相比,他的科学性更代表着权威。当然,权威并不是真相,更不是真理。
哲学家们的瞎想,往往会距离真相或者说真理更近一些。因为,他们知道已知的,但更善于将未知的以“瞎想”的方式“瞎说”天下。
千万不要以为我说的哲学家就是学哲学的,或者标榜自己是哲学家。哲学家与民族、国家、年代、背景无关,学历、专业更是南辕北辙。
哲学家里大量存在的是骗子,凤毛麟角的才是时间派来的使者。不仅仅地球上有,我相信他们在其他星球上的模样,也会像幽灵一样游荡。
以先知的样子出现,以灰尘的方式出现,以魔鬼的恐怖出现,以病毒的毒杀现身,或者干脆以恋人的方式让我们坠入爱河……
三、一杯水的思考继续
罗韦利写道:“过去与未来有别。原因先于结果。”
“一切都还有可能……时间不是一条双向的线,而是有着不同两端的箭头。”
“时间之谜在于我们可以感知到的脉搏跳动,在于内心深处的记忆之谜,以及对未来的担忧。这就是思考时间的意义。”
“我们看着杯中的水,就像宇航员从月亮上看着地球:宁静,闪闪发光,湛蓝。”
“在月球上,无法看到地球上生机勃勃的生命,无法看到植物与动物,无法看到欲望与绝望,只能看到一个蓝色的球体。”
作者于是说“在一杯水的表面之下,也有着类似的勃勃生机,由无数分子的运动构成——远比地球上的生物更多。”
我一个人住在无人小岛。
人静夜深的时候,踱出屋外,站在木栈桥上,仰望星空。我用强光电筒照射星空,便会罩住一些星星。长时间凝视,我就觉得看到了他们,而他们也会看到我。如果概率发生,也许我也会穿越般的顺着光飞到星空。与星星们汇和,一起看这个生机勃勃的地球,告诉他们地球上的海、无人小岛、小屋,还有人。
死了,是回到了过去,还是去到了未来?此时此刻的熵消失了吗?死熵为零吗?是去了黑洞吗?
“黑洞的质量把时间减慢到相当慢的程度,以至于在边界处(称作“视界”),时间都静止了。”
按照罗韦利的这个陈述,人死了就如同视界处的时间静止,但并没有死亡。只是,换了一个方式更“岁月静好”。我希望我的这个解读是对的。
罗韦利写道:
“每天的节律变化是我们时间观念的基本来源:夜以继日,日以继夜。我们数着这个伟大时钟的节拍,我们数着每一天。在古代人类的意识里,时间最重要的是计天数。”
“不仅计天数,我们也计年,计四季月亮的轮转,钟摆的摆动,沙漏倒转的次数。这就是传统上我们设想时间的方式:计量事物变化的各种方式。”
罗韦利在书里不断以科学的研究阐述一个道理,那就是我们以牛顿第一定律的认知并不见得正确,或者说根本就不正确。事实上,也许是恰恰相反。其中的道理相当之多,大多数人可以看懂的大概就是那个当下最时髦或者最唬人的词汇“量子力学”。我就不去赘述了。
我以俗人的思维去思考,即使我们以古老的方式认知时间,那又何妨呢?我的理解是,我们懂得天上的道路,却终究要在地上行走。我们之所以要懂得道理,是因为我们只是想死的更明白一些,懂得时间即使客观或者并不真实,但是对于平凡的我们,却是最真实的存在,而且生命的意义与它如影相随,无论它以平凡或者伟大、实在或者虚幻的方式存在。
按照量子力学的理论,“上帝并没有把世界画成连续的线,而是像修拉(Seurat)那样,用轻盈的手笔,用点进行描绘。”
(修拉是法国巴黎人,1859年12月2日-1891年3月29日,仅仅活了31年。是点彩画家的代表画家,他的画作风格相当与众不同,秀拉的画充满了细腻缤纷的小点,当你靠近看,每一个点都充满着理性的笔触,与梵高的狂野,还有塞尚的色块都大为不同。)
我的问题是:“那又怎样呢?”
线不也是由点组成的吗?无限的将单位缩小,所谓的“坍缩”或者“坍塌”,以至于点不存在,证明了时间的不真实。个体人不是还在吗?如同我们无视于蚂蚁的死亡,但是它们并不等于不存在。
吴国盛先生是研究时间哲学的清华教授,他曾经写过一本书叫做《时间的观念》。他担任北大教授的时候,我曾经与他有过一次关于“时间”的讨论。他的观点是“它是最长又最短,最早又最晚,最快又最慢,是很重要又很不重要,是很珍惜又很不珍惜,是金钱又不是金钱,是生命又不是生命……”,我印象很深刻。
我问他何为哲学家的思考尽头,他笑着说:死磕的哲学家思考到最后,要不出家,要不就是选择了死亡。
他也曾经说了这样一句有关量子力学的话:如果物理学只能留一条定律,我会留熵增定律。
我想,也许人类的终极就是想变成一杯水里的一个分子,觉得那里才是通透的。
其实不然,“未知“虽神秘,却并不意味着一定美好。
薛定谔说: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负熵为生。
四、世界由事件而非物体构成。
这句话是作者在第二部分开篇(6)用的题目:世界由事件而非物体构成。
罗韦利的表述是说,事件并不是由一个一个存在的物质决定的,而是由发生的事件构成的。
我的第一个直觉“唯心主义吗?难道唯心主义才是科学?”
作者坦言:“人们探究内心对时间的感知胜于探究外在的时间本质,这一情形在西方哲学史上多次上演。”
作者又继续指出:整个科学的发展都表明,思考世界的最佳方式应该基于变化,而非不变。不是存在,而是生成。
作者的研究方向是圈量子引力理论(自旋网络),他的理论体系认为:世界就像是相互关联的点的集合。
是的,作者进一步阐述道:通过把世界看作事件、过程的集合,我们得以更好地理解与描述世界。这是与相对论兼容的唯一方式。世界并不是物体的集合,而是事件的集合。
“比如,最坚硬的石块,根据我们所学的化学、物理学、矿物学、地质学、心理学,实际上是量子场的复杂振动,是力瞬间的作用,是粉碎重归尘土前短时间维持原状、保持平衡的过程,是星球元素间相互作用的历史中短暂的篇章,是新石器时代人类的痕迹。”
“阿那克西曼德的箴言依然有效:我们通过研究变化而非研究物体来理解世界。”
“从托勒密到伽利略,从牛顿到薛定谔,所有行之有效的物理学与天文学都在数学上精确描述了事物的变化,而非它们的形式。”
“因此,我们按照出现的方式而非存在的方式来描述世界。牛顿力学、麦克斯韦方程组、量子力学等,都告诉我们事件怎样发生,而非事物是什么样的。通过研究生物的演化与生存,我们理解了生物学。通过研究人与人交往、思考的方式,我们才理解心理学(只有一点点,并不多)……通过形成过程而非存在,我们理解世界。”
“‘物体’本身仅仅是暂时没有变化的事件。”
“但只是在归于尘土之前。因为很明显,一切都迟早要复归尘土。”
我赞同“变化”才是唯一不变的道理。也正因为此,我才更认为“寻找不变的东西是最难的事情”。但一旦寻得,那便是先机。如何寻得?那就是用足够长的时间来度量,比如人的十年。这一不变,对于作者罗韦利所言的科学,自然仅仅是“相对”的不变。但是,对于人类有限的百年生命来说,用十作为进制单位,总要好过以年、月、日。十对百更符合时间的“点状”设计,而非“线”,因为点更大一些,坐标上轨迹线的跳跃度也要更明显一些。
五、爱因斯坦的宿命论
爱因斯坦曾经说 “过去、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区别只不过是持久而顽固的幻觉” ,罗韦利并不认可爱因斯坦这句话。
也许这句话像是真理,但不是科学。罗韦利的哲学头衔也许正是来源于此,他用“跑题”的方式,挖掘了爱因斯坦这句话的出处,然后说了他的看法。
米凯莱·贝索(Michele Besso)是爱因斯坦的挚友。米凯莱去世的时候,爱因斯坦写下了上面这段话。
罗韦利认为出现这段话的那封信并不是写给物理学家或哲学家的,而是写给米凯莱的家人,尤其是他的妹妹的。前面的话是这样说的:
“现在他(米凯莱)从这个奇怪的世界离开了,比我先走一步,但这没什么……”
罗韦利谈论道:“这封信并不是想武断地谈论世界的结构,而只是想安慰一个悲伤的妹妹。在信中他直面自己失去一生挚友的痛苦,而很明显,他也在思考自己将要面临的死亡。这是一封深情的信,其中提及的“幻觉”和那些令人心碎的话语,并没有涉及物理学家所理解的时间。这些都来自生命自身的体验:脆弱,短暂,充满幻觉。这段话谈到的事情比时间的物理本质还要深刻。”
我觉得,爱因斯坦的这封信离开了科学,反而说透了普通人类的认知与科学或者真相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普通人类究竟应该如何面对真相或者谎言。
因为,我们毕竟就是人类。也因此,哲学是科学的总和,或许才是对的。宗教信仰者认为,所有的科学归属于宗教,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另外一个角度。但如果某人跳出来,认为他才是救世主,代表着宗教、哲学、科学以及芸芸众生,那是洗脑,其他的啥也不是。
爱因斯坦于1955年4月18日去世,在他朋友米凯莱死后的一个月零三天。
爱因斯坦也是普通人类吗?2018年我在英国剑桥的时候,曾经去霍金的房子处转了转,读完他写的《时间简史》之后,我说:也许霍金就是爱因斯坦转世来的,那么,霍金不知道又转世成了谁?
六,“时间是最好的答案”,难道错了?
罗韦利的研究认为:在量子引力的基本方程中,缺少时间变量根本不是什么神秘的事情。
“这个理论并不描述事物在时间中如何演化,它描述的是事物相对于彼此怎样变化。”
我们常常念叨的“时间是最好的答案。” 难道又是一个认知错误。因已经注定了果?量子引力是在为宿命论背书吗?
我的问题是:“时间变量的前提没了,世界还有意义吗?”
当然,我还是从普通人类的感知局限来提问题。
时间如果被压缩成足够小,到了要“坍塌”的极限程度;或者被放大到足够无穷大,到了要“爆炸”的极限程度。会怎样呢?如此,时间变量对于普通人类确实可以忽略不计。
再换个角度来想,是不是时间近乎零的刚出世婴儿,不会感知时间。时间近乎无穷的死者不会感知时间。刚出世婴儿到濒临死亡死者的生命旅程与时间没有啥事,而是他(她)与世界的关系。时间变量的前提不存在,或者说在或不在与你的生命本身没啥关系。
如此说来,“人生下来”的因,就是为了“死“这样的一个果而来。
想到这里,似乎也有些道理,至少属于哲学领域的一个观念。就本书而言,罗韦利堆了大量文字,喋喋不休的讨论“过去或者未来”,也许这才是作者“量子引力”要研究的真相。
但即使人类知道了宇宙的真相,人类就能够决定自己的生死吗?换句话说,人类能够控制钟表或者自己的生命时钟吗?
或许能?计算机与生物学结合出来的AI正在路上。或许不能!AI的终极或许就是人类的终极灭亡时间。
如果人类都没了,那还要这个世界的真相干什么?或者说,没了人类,没了我们或者我们的后代,这个世界对于我们,还有何意义?
罗韦利认为:力学的基本形式,无须提到“时间”。不含时间的世界并不复杂,它是个相互关联的事件网络,其中的变量遵循概率法则,而我们居然在很大程度上知道怎样来描述。这是个清澈的世界,清风吹过,美丽如峰峦,亦如少年龟裂的嘴唇。
“遵循概率法则”。我突然想起“缘是天分,份是人为”。前四个字说的是概率法则,后四个字说的是人存在的意义。是吗?生死大概也是人类与地球或者宇宙的约定,一生快乐便是约定的最高法则。
罗韦利写道:带来伤感的并非失去,而是情感与爱。没有情感,没有爱,失去也就不会带来痛苦。因此,即使是失去带来的痛苦,也是好事,甚至很美妙,因为它让生命充满意义。
写的真好!这段话集哲学与科学之大成也。这是他在缅怀发明量子引力基本方程式科学家之一的约翰·惠勒(John Wheeler)时候写下的一句话,与爱因斯坦写给只有米凯莱的话如出一辙。
爱因斯坦最后也信了上帝,其实,是信了哲学。上帝的信徒们称耶稣是哲学的最高代言人。佛教徒们认为是佛祖,穆斯林认为是真主安拉,意思都一样。
我最近看了一部2012年拍的谍战大戏《悬崖》电视连续剧。剧的最后,正派主角、共产党员卧底周乙认为他的献身和赴死是为建设人人平等的大同世界的信仰。但反派主角满洲国警察厅高彬认为他这信仰一万年也实现不了。
我说:有信仰总是要好过无信仰!至少会充实很多,哪怕距离真相很远。
罗韦利深情的写道:世界里发生的每一次短暂涨落,足以让我们这些由时间构成的生物诞生。我们的存在应该归功于它-时间。它给予了我们存在这个珍贵的礼物,让我们可以创造转瞬即逝的幻觉——永恒——也是我们所有痛苦的根源。
结 语:
说到这里,困惑我的问题依然还是:“到底是时间创造了我们,还是我们独特的视角创造了时间?”
作者说:“记忆把分散在时间中的过程联结在一起,而这些过程组成了我们。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存在于时间。”
你听懂了吗?
TWG Tea Club 读书会,已经第82期了。记忆把美蓉、TWG Tea、Yoyo、华美嘉、天儿、朱大姐、Dr.Guo、物皆有价以及阅读过的每一本书,以及记录下来的每一段文字和视频,以及每一位曾经或者正在线上的读友脸庞或者名字……联结在一起,而这些记忆下来的过程组成了读书会。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存在于读书会创造的独一无二的时间。
宇宙很大,地球很大,世界上的人类也很多,对于他们的块头来说,我们未免会成为被忽略的群体。但是,我们不会忽略自己,这是一种“小骄傲”,但是恰巧迎合了量子力学的理论,我们创造了时间,从而因为纠缠而存在于时间之中。
作者卡洛.罗韦利不仅是一位理论物理学家,更是一位哲学家。我猜想,他的未来也许也会为宗教讴歌,用科学的名义。
2021.6.22
“熵”字是中文对这个概念的表示。
熵字的中文意思是热量被温度除的商,所以创造了“火”字偏旁加一个“商”字。
根据这个公式,相同热量的温度高则熵小,温度低则熵大。
熵的外文(entropy)原意为“转变”,指热量可以转变为功的程度,熵小则转变程度高,熵大则转变程度低。
熵是在物理学领域中似乎暗示只朝向一个特定行进方向的量,有时被称为时间之箭。随着时间的推移,热力学第二定律:孤立系统的熵状态永远只会增加,不会减少。因此,从这个角度看,熵的测量被看作是一种时钟。
“熵”到底能不能减少呢?即能不能获得“负熵”?上世纪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在《生命是什么》一书中提出人之所以吃饭并不是为了补充什么能量(热量),也不是为了补充营养蛋白质,更不是为了满足口欲,而是为了获得“负熵”,“熵”是无序混乱,“负熵”就是有序、就是熵减,人通过吃饭,把身体的无序度减小,走向有序。
自律是获得负熵最有效的手段,当然也是痛苦的源泉。因为,自律就是压抑人性,让人性按照规矩的秩序行走,会不累吗?
平衡,懂得终究一死,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也就用不着过于自律了,也就会少了痛苦,而多了快乐。熵增也不一定就是一个坏词,熵减倒确实是人生的追求。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