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木心论政见(第37天)

  • 作家相片: 张家卫
    张家卫
  • 2021年11月11日
  • 讀畢需時 5 分鐘


木心姓孙,字仰中,1927年出生,2011年仙去,是当代著名画家、作家、诗人。现今在浙江乌镇,有木心故居纪念馆和木心美术馆,缅怀木心,也供游客参观。



陈丹青说“木心先生自身的气质、禀赋,落在任何时代都会出类拔萃。”


木心先生的《文学回忆录》,其中有流传甚广的三句话“文学是可爱的。生活是好玩的。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



通读了木心先生的《文学回忆录》之后,我觉得应该加上第四句话:政见也是要有的


木心论政见的由头来自于一位叫做叶慈的爱尔兰诗人。



木心先生从叶慈的诗中提炼出了叶慈关于世界的八个观点:


一,厌恶,乃至痛恨商业社会。


二,历史是个螺旋体。


三,两千年是个大年。


四,世界已保不住中心,已经来的,将要来的,是反文明。


五,贵族政治(因有财产,知书达理,才能产生高尚的统治者,是廉洁的,会保护艺术)。


六,人类历史是由“旋体”和“反旋体”两个圆锥体构成的,前者代表空间、客观、道德;后者代表美感、时间、主观。


七,世界末日将要到来,基督重临人间主持最后审判。


八,宇宙间存在一个“大记忆”,一切经验、知识都汇集“大记忆”中。


木心先生认为,叶慈的八个观点即使不算真知灼见,也比别的诗人高明得多。他将这些意思表现在诗里,并不是在体系性的哲学说理。


木心先生由着叶慈的八个观点,就着叶慈“贵族政治”的提法,认为叶慈所言“是政见,是理想主义的”,而非真的是什么政治。


木心先生不是政治家,至多算是一个社会观察家,但他对叶慈的八个观点进行的提炼和解读,却让我饶有兴趣,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因此,今天的散记我斗胆将其题目为“木心论政见”



为了保持木心先生的解读原貌,我仅仅缩写了一些,又重新段落了一下,就是为了阅读上的清晰,而不进行任何臆测和评价,也不代表我赞同木心先生的全部观点。


1、叶慈反商业社会。


商业社会是什么?


商人之间又勾结,又利用,形成世界大网,这大网就成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读马克思《资本论》,很有味道的)。


社会主义极权是硬性的,资本主义极权是软性的,但都是极权。但资社两边的利益目的不同,所以斗争,社会主义要权,资本主义要钱。根本不同,是“权”直接关系到统治者的人格生命,“钱”间接关系到统治者的人格生命,故后者略微好受一点。


暴君可以暴到死,还有家族接。西方总统要换,如不换,也必出暴君。


我们在美国,美国治国大计,是实用主义理论,最有名杜威,还有皮尔士(Charles Sanders Peirce)、詹姆斯(William James)——这种哲学是没有远见的庸人哲学。


真理,被架空了。


美国因此大富大强,可是世界却在坏下去。


思想上,我们还是要反对商业社会。你看纽约,谁不是商品?



2、历史发展螺旋体。


所谓“螺旋”,周而复始,又不在一个平面上,历史事件确实往往重复,又不是翻版。有人说历史是进化的,此说只能迷惑一班迷恋物质的凡夫俗子。


进中国博物馆,光看陶器,一朝不如一朝,越古越好,越现代越不好。


世界是没有定向、没有规律的。世界这只大船根本没有船长,有人毁坏,有人修补,但不问这船究竟航向哪里。可以预见,这船会爆炸,会沉没,沉没在宇宙里。


3、两千年大年。


从巴比伦到耶稣,两千年,从那时到现在,又是两千年。


我是彻底的悲观主义者——二十一世纪不会出现什么奇迹。商业社会是个帝君,共产主义败在帝君手中。



4、世界已失中心,将来反文明。


所有现代文明,只是新技术,新技术不产生任何真的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的革新,不是精神文明的发展。


文明,应该是指精神道德的高度。


文化,应该是指心灵智慧的创造。


我是到了海外才比较有深度地了解叶慈。


5、贵族政治。


贵族的没落消亡有二:自身衰落,王朝淘汰。


叶慈所谓贵族政治,是出于概念,一厢情愿。马克思以为工人阶级是当然的统治阶级,也是一厢情愿,出于概念。


《易经》有言:“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岂非贵族得很!


6、人类历史是“旋体”(gyre),比较形而上。


叶慈分成正旋、反旋,究指何意,不详。


“社会科学”一说,不成其为科学,我当初就不承认。


大思想家最有意思的是他们的短句,而不是他们的体系。


明白社会科学不成其为科学,再去观察分析人,倒每有真知灼见。


7、世界末日问题。


“耶稣重临”是比喻,不是事实。他来不来,与我无关。他的才智性情使我着迷。


我不是基督徒,不想进天国,人间已寂寞,天堂是没有沙的沙漠。


我的看法,是耶稣来了,还是从前的耶稣——人类却不是从前的人类了。所以耶稣还是不要来好。


零零碎碎的耶稣,不断会来的。


我读叶慈的唯美,神秘诗,比较失望,不唯,不美。



8、宇宙中有大记忆。


我以为宇宙的构成,是个记忆性的构成。或者说,宇宙的结构,类似人脑的记忆的结构。我不说宇宙是记忆的,也不说人的记忆是宇宙。哪一说高明?


木心先生的上述解读藏在《文学回忆录》之【第五十四讲 十九世纪爱尔兰文学】,他讲述的时间是1992年2月16日,至今又有30个年头了。


叶慈的全名叫做威廉·巴特勒·叶慈(William Butler Yeats),生于1865年,卒于1939年,亦译“叶芝”、“耶茨”。他是爱尔兰诗人、剧作家,神秘主义者,是爱尔兰复兴运动的领袖,是爱尔兰国立剧院的创建者之一,还曾担任过爱尔兰国会的参议员。


1923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给了叶慈,颁奖词是“由于他那以一种高度艺术的形式表现了整个民族的精神、永远富有灵感的诗”。


木心先生评价他说:“年少才气横溢,中年韬光养晦,晚年大放光明。”


对了 ,莫文蔚和李健唱的那首好听的歌《当你老了》,出处就是一首1893年写的诗歌《When You Are Old》,作者就是这位叶慈先生。



这首诗中的梦中情人叫毛特•冈妮( Maud Gonne,1866-1953),她后来在回忆录中写道“他是一个像女人一样的男子,我拒绝了他,将他还给了世界。”

《When You Are Old》或者《当你老了》,与木心论政见无关。其实,我觉得也有关。有爱的人聊政见,会让人相信政治不仅仅意味着无聊,也有柔情,有爱,而且无杀戮心。



——张家卫成都百日散记(2021.11.11第37天)







Comments


​欢迎订阅,获取最新活动、文章:

​小众不小,我们同行!

  • 微信公众号
  • Facebook
  • YouTube

©2020 by 小众行为学研究基金张家卫工作室.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