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二)2018.9.19

我与洪兄的交往始于十年前,彼此欣赏并为合作伙伴。他1999年在大连创办的泰德煤网,一反传统煤业的营销模式,引入当时非常先进的供应链管理理念和技术,推广标准化配煤,取得巨大成功。合作伙伴遍布中国煤炭行业的上下游企业,获得的荣誉无数,是大连的纳税大户,长时间名列前茅。洪兄给我最大的印象是讲究情怀,讲究企业文化,讲究模式创新,与我很有共同语言。我后来去了大学,见面更少了,但是每每有机会便要好好的长谈一次。

2010年,东北亚煤炭交易中心(简称“东煤交易”)正式挂牌,是国内最早探索煤炭电子交易模式的企业,这是洪兄的又一创新和创举,意图打造基于全球资源和市场的第三方煤炭电子商务平台。东煤交易连续多年主办的东北亚煤炭交易大会盛况空前,嘉宾云集,洪兄的风采我是亲身领略过的。

图片来源网络)


洪兄放学之后,我们老友相聚,照例又是先来我小屋视察了一番,然后便顺着这康河一路漫步,来到了这家名字叫“Fort St George”的英式西餐馆,前后左右的大院子,英伦味道很足,十来种自制的啤酒,网上评论说酒比餐好,晚上11点才会打烊。

回忆起当年的意气风发,洪兄认真点评了我的“弃商从教”之后,评价自己不是一个企业家,甚至都不算是一个成功的商人。看到我有些不解,他诚恳的说:”做企业家的前提,应该首先做一个好商人!而他自己搞反了。”其中深意我可以理解一二,奉献社会的前提是这个社会首先要有一个彼此感恩的环境,就比如这政府与企业家,老板与员工……离开了这些,在商言商要来得更实在,凭本事赚钱,不丢人 。如果情怀和奉献多了,享受方就会觉得这是应该,甚至还会嘲笑你虚头巴脑,用“无利不起早”的怪话来编排你。


梁漱溟先生的父亲梁济自杀前三天,即1918年11月7日,他问儿子梁漱溟:“这个世界会好吗?”正在北京大学当哲学讲师的儿子回答说:“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能好就好啊!”梁济说罢离开了家,这是他留给儿子最后的话。2006年,根据梁漱溟先生1980年与美国艾恺教授的对话录音整理而成的一本书出版了,书名便又是“这个世界会好吗?”

洪兄现在的主要精力放在了东煤交易,我们之前曾经一起认真讨论过东煤交易的商业模式,我还做过书面的商业计划为他献计献策。东煤交易平台设计很有意思,而且挺烧脑,随笔之时就不暴露太多了。洪兄说:“东煤交易不是煤炭领域的“阿里巴巴……”,我说:“那就做成煤炭领域的7—Eleven!”。

并不起眼的日本连锁便利店7-Eleven,百姓知道的特点就是24小时开门,然后就是东西不错,价格还好,连锁店开到了中国以及世界上的不少地方。美国和加拿大很多,但是英国没有。记得有一次我住酒店半夜想喝一杯,嫌乎酒店的酒太贵,便跑到楼下的7—Eleven买了一瓶,还有简单的酒肴。

我查了一下7—Eleven的数字:全球有64319家门店,2016年的营业额折合人民币是 2473 亿元,在日本便利店市场拥有超过40%的份额 ,净利润率达到了 20.5% ,而全球零售企业的平均水平仅仅是 3% 左右。公司只聘有8054名全职员工,人均创造利润116万人民币,而全球最赚钱的阿里巴巴人均创造利润是117万人民币。

7—Eleven的生意表面上看是传统生意,却通过电子商务实现了整个供应链环节的标准化流程再造。这其中有一个新的 “B2B” 解读,即小B和大B的玩法,将无数个 类似于“夫妻” 便利店的小卖部赋能改造成小B,再集合起来成为大B,从而使门口的小生意成为了规模经济。

7-Eleven的赚钱模式同样是以巨大让利的前提建立起来的。它没有一家自己的实体店,没有一个自己的工厂和物流中心,它既不赚货品的进销差价,也不赚通道费和广告费,唯有免费的链接。但是,它通过这样一个 “产业路由器” 的建立,实现了多方的链接。而这一链接的过程和结果,就是形成7—Eleven的巨大流量粘性和品牌价值。事实上,它的利润来源恰恰就是两部分——加盟费和自有品牌(含生鲜品牌)的商品利润。

2016年,7—Eleven加盟店实现销售额370亿美元,占总销售额的97 %,总部获得分成收入60亿美元,占 7-Eleven 总营业收入的86%。此外,自有品牌(含生鲜品牌)是 7-Eleven 销售商品中毛利率最高的两个环节。

7—Eleven的成功之处便是聚焦了大量小商户的长尾市场,并通过这些个小B服务到千家万户的C,这属于商业模式设计中的 “小众思维” 。洪兄领导下的东煤交易正在煤炭领域的长尾市场布局,谋求其中 “C” 的一块蛋糕而非全部。我点头称是: “对头!”

已过天命的洪兄说:“从小开始不求甚解的思维习惯让我滑出了真知的海洋;长大后不求精细的工作方式让我偏离了真正创造价值的轨道。”我相信这不是洪兄的谦虚之言,因为没有必要。如此的解读自己,尽管从我这个外人眼里觉得有些言过其词,但是洪兄的体悟相信对于他自己,意味着深刻意义。


(图片来源网络)


王石先生2013年,结束哈佛访学之后,又来到了剑桥。他在《大道当然》这本书中写道:52岁时,我登顶珠峰下来,对记者说:“50岁是一个成功男人辉煌的开始。” 现在63岁,我感到,人生60,才是开始。

我与王石先生未曾谋过面,他周边的朋友倒是与我聊过不少关于他的故事,正面的占99%。2006年,我求学北京的时候认真读过他的第一本书《道路与梦想》,其中的心路历程与我的想法非常多的相似。那一年,王石先生55岁,正值事业的顶峰。我40岁,刚入不惑,下决心弃商从学。因为我坚持认为人类社会滚滚向前的洪流之中,没有人可以永远站立潮头,而永远的认知自己,发现自己,奉献有缘人,创造自己可以管理的价值,却是一个人永远的课程。

王石先生当过兵,1974年,他23岁,被推荐就读兰州铁道学院(现兰州交通大学)给排水专业,三年本科,是94万工农兵学员之一。

对于王石先生我一直以来心存敬意,并认为他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少有的理性明白人。至于他为田朴珺做的那一锅炖成泥的“红烧肉”,两情相悦的事。中国从来不缺这样的八卦故事,至于人家怎么想的,我觉得肯定要比我这样的普通人高明。8月份,王石先生离开万科后再度出山,去了华大基因担任联席董事长,不少人说还是熬不住寂寞。事实上64岁的华大基因汪健董事长是王石先生最铁的朋友之一,我觉得这属于 “哥俩好”的故事,关键时候互相帮衬帮衬,江湖上讲究这套。至于这“联席董事长”的头衔就别太当回事,给予高级顾问的一个“头衔”而已。


与洪兄喝了不少的英式啤酒,酒精度挺高。刚才略显喧嚣的餐馆慢慢的静了下来,客人们不知道啥时候已经走光了,并不殷勤的服务员过来催了几次,已经过了晚上11点打烊的时辰……康河的河边小路很长很窄,路灯很少,而且都是那种古老的灯泡,小路显得黑魆魆的。有一盏灯上挂着一盘蜘蛛网,昏黄昏黄,好像哈利波特电影里面的镜头,也有点像小时候我姥姥家,拦驾疃村里那盏村头站着的路灯。这些天每每路过,都会打招呼的那两只天鹅趴在康河边,瞧也不瞧我们一眼,可能睡了……

握手告别,彼此珍重!

12 次查看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Comments


​欢迎订阅,获取最新活动、文章:

​小众不小,我们同行!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