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海外社团的是是非非 | 2019.12.5. 第88天 【万字长言话海外社团(一)】


加拿大到底有多少华人社团?或者说大温哥华地区、大多伦多地区、蒙特利尔地区究竟有多少华人社团?还真不知道,本来我想去查查,后来想想这事没啥意义,因为海外的社团法规与中国不同,那就是法无禁止则随便注册,数量多到一定程度,除了感受多,数字反而并不说明什么问题。如果说能够保持活跃或者说有一定规模者,也很难统计,因为这事也没个标准,纯属当值会长、秘书长的个人喜好,喜欢吆喝的时候就活跃些,生气了或者内讧了就又消停了。更何况,此消彼长,也没个自然年统计,横竖统计也就是个说说,不会有啥权威性数字。


我阅读了“温哥华港湾”网站2019年三月份的一个文章,倒是明确标题《加拿大到底有多少社团,超过7000个》。但文中是这样表述的“据有关资料,温哥华目前具规模的华人社团170多个,其中粤籍团体占大多数,达到118个(注1);大多伦多华人社团中,广东籍团体约占七成;渥太华现有100多个华侨华人社团中,六成是广东籍社团(注2);蒙特利尔华人社团120个,其中七成也为广东籍团体。” 但是,如果这样去推算数字,无论如何也算不出7000家啊,难道90%以上的社团是僵尸户?

“加拿大51加国无忧”网站2016年时候写了一个文字,其中称“大多伦多有3000个华人社团”,似乎与7000的数字能对的上。不过,文中也是语焉不详。即使点出了中国国务院侨办曾经发布了一个《树立华侨华人文明形象专题调研》的报告,也没说出什么数字的统计,再一看日期,报告也是2009年的事了。

想说说海外华人社团的事,去查数字其实纯属好奇,与我想说的事关联并不是很大。因为即使凭直觉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几个结论:

1,数量众多,尤其以新移民的社团最近几年,呈飙升状态,冠之以全球、世界、全国等名号属于新常态;

2,新移民社团组建有越来越下沉的趋势,即不仅某省、某市,甚至某县、某乡镇的乡亲们都想注册个社团以表达心系家乡、促进中加关系繁荣的拳拳之心;

3,“光杆司令”社团和僵尸社团越来越多;

4,广东籍社团继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5,香港、新加坡、台湾的老移民社团继续保持原有数量增减不大,相对稳定;

6, 社团内部、不同社团之间不和谐甚至内讧的声音不绝于耳,也以新移民社团为甚;

7, 与祖籍国(地)关系越来越紧密,“中国元素”成为社团活动的重要内容。但部分新移民社团被海外主流媒体质疑有过于“亲中”的政治倾向。

当然,“温哥华港湾”网站中也称“社团机构以其明确的组织理念、一定的人员规模、群体动员和号召能力,在加拿大的政治制度和公民社会中,对华人社区无疑具有极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时,“政治上,许多华人社团在涉及领土主权、核心利益问题上主动为祖籍国发声,组织了各地反‘台独’、‘ 藏独’、‘ 疆独’ 行动,在香港‘占中’ 事件、南海主权争议、钓鱼岛归属问题上为中国发声。2013年10月1日起,从多伦多陆续扩展至渥太华、蒙特利尔、万锦、烈治文山、皮克林、尼亚加拉、温哥华等城市市政厅及安大略省议会,官方在毎年中国国庆日举办的五星红旗升旗仪式,同样是华人社团不懈地努力的结果。”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2009年曾经在《华人研究国际学报》上发表过一篇论文“海外华侨华人专业社团的新特点与新作用”。论文中专门介绍了中国旅美科技协会(The Chinese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S.A., CAST-USA)。其管理机构分成三部分,即执行委员会(Executive Board)、董事会(Board of Directors, BOD)、理事会(Board of Govenors, BOG),分别承担执法、立法和司法三种职能,分别由现任主席、上任主席和下任主席主持。董事会负责批准修改协会章程、批准主席对执行委员会成员的提名、对理事会提出的弹劾动议进行表决。理事会负责监督执行委员会的工作并提出建议、选举协会主席、向董事会提出弹劾主席的动议。执行委员会负责协会的日常事务。

论文认为“中国旅美科技协会(简称旅美科协)的管理体系非常国际化、现代化,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易为在海外学习、工作的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所接受”。

求证长祥先生时,论文中的三驾马车管理机制似乎并不准确,而是更加复杂的四驾马车,依次是连续年的历任会长,比如,下一年的候任会长,本年度的现任会长,刚刚卸任的前一年的前会长担任董事长,卸任两年的前前会长担任理事长。果然是科技协会,没有点数学的脑袋是没办法一下捣鼓明白的。


关于社团或者协会的是是非非,我觉得也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无论我们说多少不中听的话,社团或者协会还是像雨后春笋一样的冒出来,主席、会长、总会长、荣誉主席、荣誉会长,终身荣誉主席、终身荣誉会长等林林总总,已经见多不怪,估计今后也要标上“伟大、光荣和正确”的定语了。我是信奉“存在即合理”的现实法则,因此,调侃归调侃,对于社团或者协会的领导人们我还是充满尊敬,因为他们至少有一颗想做点事的雄心壮志,尽管常常事倍功半,自然也是毁誉参半。

前些日子,我去纽约与同为中国侨联专家委员会委员的长祥先生会面,也交流了对于海外华人社团的看法,其中就有长祥先生讲述的一段旅美科协的尴尬故事。因为,旅美科协较之一般新社团拥有相对更民主、更现代的机制设计,更拥有无与伦比的历史地位,因此我觉得说说它的尴尬故事更具有现实意义和警示意义。而且,我认真阅读了长祥先生作为旅美科协的终身会员,当时在旅美科协内部微信群中的建言建策,虽说仅仅是一家之言,但是颇有见地,值得收藏和玩味。因此,征得长祥先生的同意,我将其摘编于此,也是今天或者未来几天散记的初心。

 我从中国旅美科技协会的官方网站上查询了背景介绍,作为摘录长祥先生建言建策的背景。

 “中国旅美科技协会(旅美科协)是1992年夏在纽约成立的非政治性、非盈利性的民间团体。旅美科协的三大宗旨是:促进中美之间文化、科技、教育、经贸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中美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加强旅美学人、华人专业人士之间的团结、合作与交流。

旅美科协是一个跨地区(美国)、跨行业的综合性科技团体,会员主要由来自科技、文化、教育、法律、金融、人文等各个领域的中国旅美专业人士组成,现有会员八千人。许多会员在世界500强跨国企业或美国知名大公司、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从事科技开发和研究工作,部分会员已经成为了中、高层管理人员。目前在全美有十几个分会及专业学会,会员分布在美国几十个州,并在中国国内几个城市设立了联络处。总会设执行委员会负责日常工作,还设有董事会、理事会、学术协调委员会和顾问委员会。旅美科协成立以来的知名名誉顾问包括陈省身教授,宋健教授,杨振宁教授,朱光亚教授,陈香梅女士,田长霖教授,周光召教授,朱丽兰教授等学术及社会知名人士。

旅美科协总会及各分会举行定期学术研讨活动,为会员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旅美科协总会定期出版《海外学人》杂志及实时通讯,内容包括介绍协会的学术活动与中美科技界、工商界的最新动态及各种工作与投资机会等许多会员们切身关心的内容。

每年总会及各分会举办包括全国年会及分会年会、学术讲座等在内的几十次大中型学术研讨活动,活动中旅美科协邀请中美各界知名人士对所关心的学术及社会问题进行探讨。旅美科协注重与其他专业协会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不同学科华人的交流,同时促进中美之间科技人才的沟通和科技的发展。旅美科协各分会也注重参加当地的华人社区活动,与所在地的其它侨团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旅美科协总会现任会长蒋为民,董事会主席陈志雄,理事会主席宋云明,候任会长潘星华。

(以上为旅美协会官方网站的今天摘要,事实上至少是会长等人员已经变动,但并未更新)

总会网站:www.cast-usa.org; 《海外学人》杂志及《实时通讯(网络版)》”。

【未完待续,明天继续(二)】


14 次查看

​欢迎订阅,获取最新活动、文章:

​小众不小,我们同行!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