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温哥华的Susan一家三口,本来是去法国旅行,却临时绕道英国,从伦敦租了辆车奔到剑桥,对我说:"我们替温哥华的朋友们来探探班!"
温哥华是一个有温度的城市!
因为"小众模式"的不间断布道,我有不少的温哥华朋友。又因为信奉"语境相同,理念相近"的"小众理念",我身边聚集了不少懂得"感恩和奉献"的小众朋友。
我们的朋友圈没有领导,因此来去自由。喜欢的就多聚聚,不喜欢的就距离远点,但是无论如何不要说别人的坏话,却是我坚持的操守。我管不了别人,却可以管自己,以及想跟我聊天的人……有人曾经试过一定要跟我数落数落别人的不是,而且说跟我相当的关系,我先是严词拒听,但是无效,我便骂了人!
我总是想着柏杨笔下的"丑陋中国人",我觉得做人的最基本底线,就是不背后数落别人,不管你以什么样子的名义…….如果你实在忍不住,就自己在家大骂一顿,或者跟你真的至交好友叨叨几句。千万别像祥林嫂一样,最后臭摆的都是你自己!而且坏了海外华人朋友圈的和气。
这两年,耳闻目睹中国人似乎又开始了以"告密"赢得筹码的风气,实在属于人之"大恶"……"文革"的催化剂就是这一剂"毒丸",将人性最丑恶的一面从潘多拉盒子里放了出来,结果我们都知道了。每每我去庙堂之上烧香拜佛之时,如果我想为国家祈祷点什么的话,并非什么国泰民安,只有一句,祈祷"我们活的都像个人样"就行!
不少的人会认可我,也有人不大以为然。其实我就是个懂点商业模式,有点阅历,喜欢读点书,写点东西,顺手愿意帮助有缘人的百姓。我说我是自由学者,其实还是高抬我自己了,因为准确的说法应该是"自由学习者"!
无论如何,我有好多我喜欢他们,他们也喜欢我的朋友。我帮助了他们,他们也帮助了我的朋友。
不过,布道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不少的朋友常常纠结于怎样帮我呢?捐点钱吧,不大舍得(我要求的比较高)!因为如果捐给教会,上帝或许会知道;如果捐给慈善或者牛些的协会组织,或许会留下名声;捐给我,就不大靠谱了,因为即使不捐,我还是与以前一样,因此捐的价值真的不是很大。捐点力吧,总想很快的看到点回报,或者得到点我的承诺,如果不明显,或者说没啥承诺,就悄悄的撤了。我这人不喜承诺,喜"感恩"的人性,而且一直认为承诺是最骗人的东西,比如那些个"山盟海誓",还有"五十年不变"、"一百年不变"之类的誓言。
我确实将自己的研究越来越多的放在了"小众"二字,临走的时候,召集了小众核心们喝了个咖啡,"小众行为学研究基金"算是正式开始启动了。前些天,温哥华给我打了个电话,说了说进展,听着挺温暖。
上周,温哥华一位正做的"风生水起"的朋友给我留了条微信。说"教授,我有个很好的coin 方案可以实现你的诺贝尔奖梦,想听听吗?"我回:"我没有诺贝尔梦想,那是调侃之言!"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我是不是很不会说话呢?~~
Susan一家的到来是我来剑桥之后最开心的一天之一!
Susan是我架构的温哥华金融科技俱乐部(前富国会)的首期会员,是小众朋友Ruby潘姐引荐进来的。她早期在中国的时候是成功的企业家,来到温哥华的十五年时间,拥有了自己新的事业,还热心为同乡社团和公益事业忙前忙后。在我们的小众群体里,她不常发言,却是默默的关注着我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儿。我刚来剑桥的时候,她就发来微信说:"你这么长时间不在家里,我离白石近,有什么可以做的,请别客气!"
Susan的老公陈先生很儒雅,90后的女儿Maddie非常优秀而且有理想,交流中不时的有思想的火花闪现。我们一起逛了剑桥大学,我邀请访问学者沙龙的主持者李新教授一起,当了一回非专业导游,很亲切,其乐融融。我也才知道,Susan默默的将我的书捐赠给了她的母校图书馆和学生们,将我的文章分享给她的中国老同学—拥有相当身份的教授、学者和官员们……
时间很短暂,我们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露天咖啡馆渡过了一个好多天难见太阳的阳光午后,女儿Maddie抢着去买了单,好温馨和有画面感的一种感觉。以前我总说"80后是中国的未来!",现在应该加上"90后是世界的未来!"真心的祝愿他们!
Susan一家来到了我的小屋,拎上来了两瓶久违了的茅台,两盒好茶,还有一大袋子好吃的……好有温度的温哥华家人,谢谢你们不远万里的来"探班"……
时常有朋友问我"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一个'学问'方式?"其实,我也常常问我自己…..
昨天,阅读了《剑河风》刊出的"静一访谈"栏目。对话嘉宾玛丽.彼尔德(Marry Bread)是剑桥大学的教授、院士,2018年获得了大英帝国爵级司令勋章(DBE),被英国卫报誉为"世界上最知名的古典学家"。她在访谈中说了一段话:"我认为我有义务分享自己的工作成果。我认为学者有义务广泛地分享他们的思考方式,看待事物的方式,以及论证方式。他们不需要被相信,也不需要被追随,只是说,作为一位公民和一位学者,我希望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这是大师的语言,也是我的选择!
댓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