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张家卫

致敬华人(一)2018.10.7

关于十年行走的第二站——英国,临来之前、来了之后,不少人见面便会问"你有当地好朋友安排或者接待吗?"其中除了关切之外,便是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安排或者接待,特别是听到我的百日计划之后,更觉得如果没有非常"铁"的朋友安排,恐难以完成这一看起来"巨大"的工程……




事实上,我本人属于自理能力比较弱的那种人。对于科技的理解很深,却动手能力极差,而且会本能的排斥;电脑使用除了打字很快之外,即使是文字排版等水平都属于绝对菜鸟级;公交地铁类,更是别走丢了就算是万幸……



我依然下定决心行走于陌生,因为"世界很大,我也想去看看",而且"平凡人自己的眼睛,才会平凡,才会真实","世界最不缺乏的就是各种各样的权威,唯独缺乏的反而是自己"……



人是环境的动物,付出善良和真心,环境必然回报于你善良和真心。我相信:华人世界最不缺的就是优秀,只要你自己可以被别人认可为优秀,就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了。我对于自己是否优秀不敢妄言,但是对于自己的"善良和真心"却是心知肚明。



我笑称"英国这地界,我自然有朋友,但都属于三环以外朋友圈的人!"三环以内朋友圈的人,其实有时候还真不如这三环以外的靠谱,如同北京城紫禁城胡同大院里爱新觉罗家族的后裔们,不一定都比咱这外来户们聪明。因为喜欢琢磨这人性的道理,我还发明了一个"陌生熟人"概念,套用在商业模式设计中,行走在路上,屡试不爽,有机会再聊这个题目吧。



湘渝博士就是其中一个"陌生熟人",因为文字而结缘。



湘渝博士移居英国已经20年了,本职工作是环境科学家,就职于一家著名的环境咨询公司。英国正在进行的铁路升级改造项目中关于环境评估的一部分,湘渝博士和她的小组团队是其中的骨干力量。




如果仅仅就环境科学而言,我这菜鸟级的门外汉自然无缘结识湘渝。湘渝博士是2001年创刊的《剑河风》创办人,始于当时的剑桥学联。用她的话说,创刊的大家陆陆续续已经离开剑桥,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五湖四海高就去了,只有她因为留在剑桥,这段历史便记忆下来。这份来之不易的《剑河风》因为坚持,更成为她业余时间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怀。



她在2006年7月9日的博客中说:"当时取《剑河风》为名, 自己心里不肯定能不能一直办下去,总觉得风一阵吹来, 一阵吹过, 哪天如果真吹没了, 就吹没了, 可以替自己找个借口。其实不然, 我们内心一直想让它生存和生活下去。"



我与湘渝博士,还有剑桥华人社区主席孙伟博士前些天见面,她说的还是上面这几句话,时间却是又过去了12年。因为《剑河风》,湘渝说: "非常喜欢我的随笔文字!"



《剑桥风》的Slogan是"中国视角,剑桥精神"。




因为湘渝博士的相邀,10月7日,我出席了著名的《中英资源与环境协会》(UK China Associ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UK-CARE)在剑桥大学举办的第18届年会。中国驻英国使馆的教育和科技两个部门派出人员参加,与会者70余人,分别来自于英国不同地方的著名大学,还有来自于中国的正在英国访学或者项目交流的学者、学生们。与会者基本上都是资源和环境专业领域的优秀人才,只有我这学习经济的显得很没有学问的样子。试着努力记录下会议论文涉及的领域,以做学习之用:



环境监测与分析;洪水及干旱防治;绿色建筑生态城市;水文及水文地质模型;低碳设计与规划;缓解与适应气候变化的策略;自然灾害评价与风险管理;污染防治和噪声控制 ;土壤科学;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建筑环境;城市运输和交通管理;废物处理和循环利用 ;水污染;水资源管理;湿地……



活动很正规,井然有序,英文语言。UK-CARE王磊主席首先致欢迎词,中国驻英国使馆教育处一秘胡小芃先生就"中英教育合作的现状和机会"做了演讲,之后就是14位学者和学生先后分享了他们的论文和研究成果,问答环节也很精彩。年会内容大部分都是如何利用英国好的经验和研究成果,服务于中国资源和环境保护领域,促进中国可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中国的综合实力。




湘渝博士做了《Air Quality in the UK & China—Where is the Future?》的主旨报告,其中关于中国近些年来改善空气质量的努力以及大量实证数据说明,令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因为之前阅读过她2014年发表在纽约时报上的一篇文章《北京新机场对空气质量影响几何》,因此多了不少新的理解。



就我自己的体会而言,如果有机会能近距离的聆听来自不同学科研究者们的分享,是最好的跨界学习方式之一,或者说是最好的研究方式之一。没有人可以在所有的领域都是行家,而自觉地多视角、多元的观察问题,培养自觉的综合分析能力,对于推理出不一定最正确、最好,但是最合时宜的导向结果,将会是非常有效果的方法,而且常常事半功倍。



10月8日,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公布,美国经济学教授威廉·诺德豪斯(William D. Nordhaus)和保罗·罗默(Paul M. Romer),将技术创新和气候变化引入长期宏观经济模型分析框架。环境经济学获得诺奖,释放了一个重要信号,湘渝博士说:"谁说环境和经济没联系呢?!"



瑞典皇家科学院在颁奖词中写道:"威廉·诺德豪斯与保罗·罗默设计出了新的研究方法以解决我们时代最基础、最紧迫的问题,探究如何创造长期持续而稳定的经济增长。""这一模型整合了物理学、化学和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证结果。诺德豪斯的模型现已广泛传播,用于模拟经济和气候如何共同演进。"



大会组织之一,来自于谢菲尔德著名的欧洲(英国)环境公司荐向荣博士提起UK-CARE18年走过来的历程,感慨万千,动情的说:"UK—CARE成立于2000年,性质上是一个完全非盈利性的英伦学术组织。18年来,我们很不容易,但是一直努力坚守着,为来自中国的学者、学生们提供一个展示学问的平台,一个多元交流的平台,一个中英大学、科研机构和公司之间可以信赖合作的平台,为中英之间资源和环境领域合作架起了一座桥梁。"



置身于这些学者和学生们中间,听着与"地球"有关的诸多词汇,用我的话说:"非常小众的研究领域",却与我们的世界以及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蕴藏着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听着他们对于国家、组织以及个人之间的朴实话语,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普通海外中国人的赤字之心,就是希望祖国可以更好!



孙中山先生曾有一句名言:"华侨为革命之母",高度赞扬了华侨的历史性贡献。据不完全统计,从1894年兴中会在檀香山创建,到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华侨捐款达1000万港元之巨。



之后一代一代的领导人都认为:一百年来,辛亥革命精神得到了继承和发展,侨胞们一代又一代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作出了巨大贡献。



旅居海外这些年来,作为亲历者,也包括本人,无时无刻不在期望可以通过海外每一个中国人的努力,包括投资创业、参与社区、慈善公益、桥梁纽带、招商引智、做学问等,展示一个中国人的好形象,展示中国人团结的力量,不卑不亢,为中国增加真正的正能量。

11 次查看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Comments


​欢迎订阅,获取最新活动、文章:

​小众不小,我们同行!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