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张家卫

致敬华人(二) 2018.10.8

孙伟博士是剑桥华人社区中心的主席,而中心最早成立于1997年,是由当时的香港侨民们创办的,属于剑桥市最有历史,也是最有影响力的华人社团之一。2013年,社区中心推举来自中国大陆的孙伟博士担任主席。




因为湘渝博士的推荐,孙伟博士邀请我们前往剑桥著名的(The Orchard)苹果园一起下午茶。



孙伟博士来自于中国东北,九十年代初就从哈工大来到了英国,是计算机专业的博士。20多年来,一直在这一前沿领域耕耘,并从2000年开始就在剑桥一家高科技公司担任首席软件工程师至今。属于典型的理工男,高个子,却言谈风趣朴实,没有架子,非常有亲和力。



我们的交流从英国脱欧开始,即英国人内心是不是真的赞同脱欧,为什么?其中的历史沿革以及逻辑是什么?欧盟的形成和发展遇到的最大挑战又是什么?



孙伟博士给出了很多不同角度的见解,包括本土英国人的双重性选择,我很受启发。对于高科技领域以及英国科技研发的实力和未来,孙伟博士和湘渝博士都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当然,对于英国特别是剑桥的小资情调以及悠闲的小镇生活,调侃之余,我们都认为,也许这就是人类追求的理想世界,即无谓权力和金钱,却有为的进取,将自己的学识和能力奉献社会和他人,追求人类平等和谐的世界,才是人类的真正理想。



聊起剑桥华人社区中心,孙伟博士非常低调,一直说这都是华人大家一起工作的结果。他的工作就是让优秀的人闪光,吸引更多的大家参与,沟通社区,同时不忘记老一批的华社成员,让合作和共识更加紧密。他说:"生活在剑桥的华人,精神生活不仅仅有剑桥大学八百年学府的滋养,还有华人社区的温暖。"我觉得这句话说得真好!



生活在海外的华人,无论你的个体多么优秀,无论你以为自己与主流多么亲密,其实都是表面的光景,华人团结和社区团结,才是真正的华人力量以及温暖。因为,华人无论从哪个角度说,在海外就是少数族裔,是一个非常小众的群体。




国家最高领导人2015年访问英国时候,2017年英国首相在唐宁街首相官邸举行春节华人招待会的时候,孙伟博士都应邀作为华社代表参加,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剑桥华人社区中心的影响力。



孙伟博士还说:"华社是非政治性的,这并不意味着华人不关心所在地区的政治参与。华人需要参政议政,英国议员们才会意识到华人手里选票的重要性。"




这些天,加拿大大温地区正在进行如火如荼的各市议员选举。其中,至少有62名华裔候选人在全省各地参选,分别参选市长、市议员、学务委员及公园局委员的议席,人数创下历年的新高。而华裔已经拥有一半人口比例以上的列治文市,共有22名华裔候选人参选。



一直不尽人意的华人投票形势,今年似乎大有好转。10月6日首日投票,华人总投票率比上次选举同日提高了40%。作为特别支持华人参政议政的人,我也尽我所能摇旗呐喊,呼吁华裔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相信与我一样心情和行动的华人越来越多,这是一个好趋势。



就选举而言,投出选票也是一个很纠结的事情。究竟是选人还是选党派?一组人认为,华人推选华人是对的!另一组人认为,华人不要这样狭隘,华人候选人之中有的并不称职,应该以推选党派为先。



温哥华著名的时政评论人丁果先生曾经说了一句话:"华人应当选优秀华人!"我深以为然。



当然,优秀不优秀?谁优秀谁不优秀?这个标准来源于华人平日里的积极观察,以及靠谱华人圈层的积极推荐。这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但是有章可循,是一个沉淀和积累的过程。比如,同样来自1029咖啡的刘海先生,因为这一特定平台的交集,赢得了100++的热情支持,因为我们很了解他的奉献和付出,我们认为刘海先生很优秀!



无论如何,其实只要是华人,肯站出来,代表华人参与竞选,这就是勇气,值得赞赏,应该给予一万个赞,还有经久不息的掌声。从华人到优秀华人的认知,不仅仅来自于参选者,还来自于华人社群。一味地品头论足参选者而不作为,属于丑陋中国人的一个缩影。




前两天,因为参加剑桥访问学者学术沙龙,听蒋贤萍教授讲"《苔丝》中的空间诗学",去了华人社区中心。这座建筑坐落在一片新的社区之中,紧凑的一楼大厅活动空间,一群小朋友们正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玩着积木和玩具,来来往往的华人面孔或者是来听讲座的,或者是来会亲访友,和谐而且很安详。孙伟博士作为沙龙合办单位的领导,也亲自赶过来捧场活动。



我突然想,剑桥华人社区中心涌动着一股剑桥精神的力量—"没有围墙,可是它能留住最好"。这一点,是不是与我一贯鼓吹的"平等、开放、包容和多中心化"的小众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处呢!



海外行走的路上,总有人问我关注的社群是主流还是非主流。我笑说"主流的研究和观察太多,而非主流这词至少我不大愿意说"。就海外华人而言,一定是少数族裔,那就自然代表着非主流,但是为什么一定要用"非主流"这一词汇呢?如果一定要区分,就用"华人族裔"好了。因此,我的答案是"主流社会中的优秀华人们"。



我喜欢我是华人,因为我知道华人的优点是什么,尽管我也非常讨厌在我身上不时暴露或者隐藏的华人臭毛病,但是我还是华人。既然没有办法选择,就热情的拥抱他,热爱他。从自己做起,让华人这个词汇成为全世界的美好。我相信这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其实也一定是这个世界的梦想,因为我们还有一个更大的名词"地球人"。



孙伟博士说:"无论你是什么国籍,多么成功,多么西化,多么鄙视中国人或者中国文化,你在外国人眼里还是华人!"



湘渝博士对于《剑河风》的现在依然有很多遗憾,我说:"17年的坚守,对于本性浮躁的中国人和中国社群而言,依然存在就是最大的成功!"



荐向荣博士对于"UK—CARE"的现在依然有很多遗憾,我说:"18年的坚守,对于本性浮躁的中国人和中国社群而言,依然年会就是最大的成功!"



孙伟博士对于"剑桥华人社区中心"的现在依然有很多遗憾,我说:"21年的坚守,对于本性浮躁的中国人和中国社群而言,你们就是最大的成功!"



我喜欢一个计量单位"10年",因为我觉得如果用"10年"这个计量单位去衡量一个事业,一个组织,或者就是一个计划或者梦想,才可以有资格说或许你会成功,因为成功最关键的要素不是其他,而是坚持!换一个角度说,中国人最缺乏的恰恰就是"坚持"这一最最重要的品格。



当然,这一切不能简单的归结于中国人个人品格的缺陷,其中的大部分功劳应该归功于百年中国以来依然没有停止过的折腾。



徜徉在剑桥古老的即使是16、17世纪都觉得年轻的建筑群之间,除了羡慕之外,对于我们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的荣耀历史和文明,只能是"一声叹息"。我们总有无数的理由说明我们为什么总是"一地鸡毛"再"一地鸡毛"……




相识了湘渝博士、荐向荣博士、孙伟博士,相识了刘海市议员候选人,还有我认识或者不认识的优秀华人们,我最钦佩于你们的品格,就是"一份坚持"!



衷心的致敬优秀的海外华人同胞们!因为坚持的你们,我们才会对于"海外侨胞"这个伟大的称号充满尊敬和自豪!

26 次查看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留言


​欢迎订阅,获取最新活动、文章:

​小众不小,我们同行!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