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遇见:罗素与徐志摩(四)2018.11.18

我为什么要把诗人徐志摩生拉硬拽的放到本篇散记而不独立成章,因为我并不想评价徐志摩的诗歌,而是想说他为什么要来剑桥。整整100年前, 1918年的夏天,21岁的徐志摩先去的美国学习政治经济,他的理想是成为汉密尔顿那样的大政治家,与诗人的头衔没有半毛关系,也从来没有写过诗。




"夏日黄昏时穿透海上乌云的金色光芒——冷静、锐利、千变万化。"徐志摩曾经用如此诗意的语言来评价罗素的思想。1920年秋天,他放弃了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计划,跑来到了英国,来到了剑桥,他说:"我想跟这位20世纪的伏尔泰认真念一点书去"。




如鲠刺喉的是,100年过去了,无数的中国罗素迷们又跟罗素学会了多少……



徐志摩来到了剑桥,才知道罗素已经因为在战时主张和平被剑桥除名,正郁闷的到处找饭吃呢,这个时候正在中国。徐志摩无奈之下只能暂住伦敦,先就读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后来因为结识了英国作家狄更斯,才在他的帮助下获得了剑桥国王学院特别生的资格,相当于我们今天常说的访问学者,与我的现在属于同一岗位。



徐志摩与剑桥的缘分实实在在的是因罗素先生而起,也幸而那个时候的资讯交通并不发达,如果有今天的网络便利则徐志摩不一定会再来剑桥,如果有今天的交通发达徐志摩可能会一张机票便飞回美国继续攻读他的政治经济学博士学位去了。



我们都知道徐志摩的诗,最著名的就是那首《再别康桥》。剑桥大学没有为罗素树碑立传,却辟出一块地方为徐志摩摆了场子。没有办法 ,大多数中国人对徐志摩、对剑桥的认识,都是从那首被选进中学语文课本的《再别康桥》开始。


剑桥的徐志摩纪念石


那个时候,三四遍"有感情"的全班朗读之后,老师要逐词逐句地分析每一个意思表达,概括总结出作者要表达的种种思想感情,一般还会上升到无产阶级或者资产阶级类的高度,最后要求全班同学"熟读并背诵全文"。据说,中国人有钱了之后,能来英国旅游的同胞当中,有相当比例的人不是来看剑桥而是来寻徐志摩来的,而且女性比例占绝大多数。



来剑桥之前,到剑桥之后,不少的朋友撺掇我说也写一首《再别康桥》,盖了徐志摩。我哈哈大笑之后,说:"徐志摩写出《再别康桥》,并非因为剑桥,而是因为有林徽因,并以失恋告终的结局。其次是后来徐志摩早逝,诗歌便成为绝唱,而绝唱不可复制因此便会代入了太多故人的美。"我没有一个林徽因在剑桥,而且活的好好的,怎么可以去与徐志摩比肩呢…….



不过,这一段时间,明夷教授领衔的七剑诗人频频在《剑河风》发表诗歌,我看也许会涌现出一个超越或者至少是比肩的诗人。刚才读了明夷教授朋友圈留下的一句话,应该也是诗"闪电没有抓住你的手,就不要写诗。"我更觉得有戏了!




徐志摩与林徽因的故事,我觉得首先是需要徐志摩的风流倜傥、才华横溢,林徽因的美丽和知识女性气质更是需要卓尔不群,否则不会成为佳话的。当时,16岁的林徽因正随父亲游历欧洲,因而结识了正在剑桥游学的徐志摩。虽然徐志摩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而且妻子张幼仪也是仪态万千。但是,情窦初开的林徽因还是被徐志摩渊博的知识、风雅的谈吐、英俊的外貌所吸引,而徐志摩更是如见天外仙人,一往情深而不可自拔。



关于这段才子佳人的感情故事,坊间流传了太多的版本,褒贬不一。不过,就我自己设身处地的还原一下当年的他们,我觉得林徽因是深深爱着徐志摩的,否则她就不会后来寻了一块徐志摩失事飞机上的残骸,放在身边直到终老。徐志摩更是不顾一切,不惜与发妻张幼仪离婚作为代价。不过,林徽因的不辞而别,提前回国,"不辞"的决定我觉得挺奇葩的。当然,林徽因后来给出的理由一是张幼仪的影子她挥之不去,二是她与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也是早有婚约在身。至于其他,后人们就没办法知道了。



罗素是1921年8月从中国回到的英国,林徽因是1921年的10月从英国不辞而别回去中国。正处于极度失恋痛苦的徐志摩恰在这个时候终于在伦敦见到了仰慕已久的罗素。除了与罗素的学术交往让徐志摩深受启发之外,罗素的离婚经历也让徐志摩一下子找到了情感共鸣,他与罗素的通信一度非常的频繁,后来更成为忘年交的朋友。



1921年的这个时期,49岁的罗素在一次周末旅行中,偶遇了作家布莱克,一见钟情,罗素的选择是不惜自毁名誉,坚决的与原配史密斯离婚,娶了布莱克。不过,遗憾的是,15年后这两人还是劳燕单飞了。罗素的一生同是充满了浪漫主义情怀,这一点与徐志摩确实是非常有共同语言。他关于"婚姻、爱情和道德"的文字非常之多,很多都是至理名言,但是就他的作派而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说,一切都是上帝的安排。



1918年,刚刚前往美国的徐志摩,文风还是充满着中国的古典特色,中规中矩,可是到了英国剑桥游学之后,特别是后来与罗素成为忘年交,徐志摩的文风变了,自然优美,简洁明快,也许是罗素一贯的反对压抑天性的思想对他的诗文和性情有很大的影响。当然,这些个影响如果没有林徽因也就是写诗而已,如果没有罗素,估计也不会写出《再别康桥》的绝唱。



事实上,1922年8月,林徽因离开英国的一年后,徐志摩也乘坐"三岛丸号"船返回上海,途中他写就了一首长诗,但诗的题目是《康桥再会吧》,而非那首著名的《再别康桥》。



六年后,1928年7月底的一个夏天,徐志摩第三次访问欧洲,间隙的时候,他与罗素见了面还在他家中逗留了一夜。第二天,他一个人悄悄的来到剑桥去找他的往昔英国朋友,遗憾的是朋友们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和康河还在,不由得一幕幕想起,一幕幕惦记……




1928年11月,徐志摩结束了欧洲的访问,归国途中,又是在海上,他又写了一首。这一首,才是他的传世之作《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12 次查看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欢迎订阅,获取最新活动、文章:

​小众不小,我们同行!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