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我又来了
- 张家卫
- 4月13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川普1月20日上台以来,仅仅25天,地球上的天好像都变了,空气中飘满了焦虑的味道。

前两天,美国副总统万斯和国防部长海格赛斯去了欧洲,分别发表了演讲,赞扬者有,批评者有,大家鞭挞的更有。
我也有点糊涂。
美国纽约到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美国航班上,阅读到著名政治学者刘军宁先生刚刚发出来的一个朋友圈,他写道:
“美国副总统与国防部长最近在欧洲的演讲,道出了左派之殃”
朋友圈下面附上的是他在2024年7月份一次读书会上的分享文章,读书会上阅读的书目是斯蒂芬先生的《自由·平等·博爱》。

他在分享中说:
熟悉美国政治人都知道,今天美国的左派被称作自由派。争取自由原本是件好的事情,为什么在美国,左派却被称为自由派?
因为他们追求的是造物主没有赋予人类的自由,他们要按照自己的意志,确定其所要追求的自由,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实现他们的自由,他们要通过议会道路、街头路线和文化战略来获得造物主没有赋予他们的那些自由。
他们所要的是作为放纵的自由,是摆脱一切束缚的自由。这一点从变性运动,从“黑命贵”,从放任非法移民这些事情上,都可以看出自由派所要追求的自由究竟是什么。
刘军宁先生是我尊重的政治学者,他关于美国自由派的洞察以及对于万斯和海格赛斯欧洲演讲的评价,让我茅塞顿开,对,就是“左派之殃”。
来纽约之前,特意去探望了茅于轼老先生,虽然已经95岁高龄,聊起中国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以及中国的改革开放,茅老依然思维清晰,初心未忘,令人感动。

对于米莱的阿根廷改革,我以2024年第八年百日行走的实地观察和体验,认为阿根廷将成为新自由主义在全球实践的典范,像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期。
那一天,老豆咖啡的Mike听了我的2025跨年演讲之后,发给我一段朱镕基总理当年的一段发言视频,再观之、听之,当今米莱以及其内阁部长的发言内容,与朱镕基总理的当年语气和言辞倒是颇有异曲同工之处。
Mike跟我说,我们没办法确切知道阿根廷改革的未来,但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当年后来,我们倒是实实在在的亲历者。
阿根廷在温哥华设有总领馆,临行阿根廷之前,在温哥华市议员Lenny先生的安排下,我与Ricardo Arredondo总领事和Ignacio Frechero副总领事会了面,进行了愉快的交流,总领事们对我的2025跨年演讲以及我对阿根廷的客观介绍表示赞许,希望可以让更多的加拿大人以及加拿大华人社区了解阿根廷的现在,去阿根廷投资创业以及旅游。

利用纽约中转的时间,我与不少的纽约老朋友见面交流,聆听他们对于美国当下形势的最新看法,收益颇多,毕竟他们是最有发言权的人。
北大光华美东校友会的Warren会长是华尔街上的资深金融人士,说起我在去年,2024年春节来纽约交流的那一次,谈起川普和拜登谁最有可能赢得这次大选的时候,当时一桌的华尔街朋友异口同声的说“川普80%当选啊!”

当时我还半信半疑,一年过去,果然还是华尔街的朋友们更洞察美国的时局,要比我高明不少。
这一次,在纽约逗留了四天,最大的印象是曼哈顿较之去年干净了、车少了、有秩序了,有的人说是川普上台推行的驱逐非法移民行动导致的,有的人说是因为曼哈顿隧道大幅度提高收费导致的。
不管哪个原因,曼哈顿确实有秩序了很多,垃圾桶擦拭的锃亮,夜间的垃圾袋子摆放的很整齐,抗议游行的队伍,警察看起来比游行的人都多……

情人节这天还是阳光明媚的曼哈顿,今儿飘起了洋洋洒洒的雪,甚是浪漫,看着喜庆,好久没有感觉到印象中的纽约映像了。

2025跨年演讲的题目是《黄金时代》,我觉得这名字选的太应景了,也是2025最好的预言。
现在,落地阿根廷了,南半球的这里正是夏季,已经成为老友的朋友们又要见面了,这一次,要实实在在的在阿根廷做点事。
经过米莱政府一年来的铁腕改革,标榜为“正义党”的阿根廷自由派的本来面目也是被揭的千苍百孔,民众们越来越明白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由”。
阿根廷,我又来了。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