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张家卫

阿门(38)

作者:张家卫

以色列百日散记(38)

《耶路撒冷的虔诚人们》





第3个插曲,就是在伯利恒的圣诞教堂了。


我们去的时候,已经一点了,因为是赎罪日的前一天,因此下午两点边境就要关闭,所以教堂的人非常少,几乎无人,我们也只有半小时的参观时间。



门口就有几个巴勒斯坦人在自我介绍要当导游,没有女的,只有男的,Kitty选了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导游。


这小哥倒也是尽心,至少参观线路是顺的,免得耽误了时间。




他还通融看门人,带我们去看了教堂地下的一个考古墓地,很是恐怖,这些小小的骷髅头就是当年希律王因为担忧耶稣降世,会挑战他的权威,为了追杀耶稣而冤杀的全城两岁以及两岁以内的男孩头颅。



一路上,Evy就问Kitty“导游价钱谈好了吗?”,Kitty说没有,Evy就说“那怎么行呢?”,我没讲话。


说句心里话,当跟着如此虔诚之人一起同行的时候,我常常会觉得她们就像先知,而我说的每一句话都有可能是错的,因为按照她们的理解,在上帝眼前谈知识是一种“卖弄”的丑陋行为。



回到圣诞教堂主殿的时候,Kitty与Evy郑重的为这位小哥导游祈祷,因为他说他也信基督。我站在一旁,没有参与,总觉得做的不够好,还是不要太多接受别人的祈祷,再努力一些再说。



祈祷过后,Evy又担忧的提起了价钱,Kitty自信的说“我给了他祷告,他不会要钱的,会让我们随心给的。”


话音未落,小哥导游说“每人100谢克尔,三人300”。Kitty有点惊愕“才半个小时,就要这么多?” 小哥导游和颜悦色的说“这已经是最便宜的了。”


我也有不少的基督徒朋友,他们以他们的方式生活在我们周围,于我而言,并无太多的违和感,他们绝大多数都是乐于助人、奉献社区的人,有的还是牧师或者长老。


丁果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他与我一起发起成立的加拿大华人传承与未来基金会,就是表达对于华人移民历史、现在和未来的拳拳之心。他是深受教会、教友尊敬的长老,我来以色列之前,他把当年读神学院时候恩师送的一本中文圣经,转送给了我,上面还有他老师的签名。


但是,这一次与Kitty和Evy的邂逅朝圣之旅,倒是让我思考良多。


我对他们的虔诚表示真诚的钦佩,却对他们对于知识的拒绝表达不解,因为即使知识是上帝赋予的,也要懂得知识。如果总拿上帝的声音来拒绝知识,我觉得也是一种亵渎上帝的行为,因为上帝不会让人以一种似是而非的方式存在,世界是真实的,人性是客观的,哪怕是以上帝的名义。


我问她们,以这样的方式来朝圣,是组织行为还是个人行为?她们说完全是个人行为。我说你们怎么会想到从美国不远万里,以个人的名义代表耶路撒冷政府向上帝祈祷和平呢?她们异口同声的回答,这是上帝的召唤。


我问那你们明年还会来吗?或者说还会为同样的目标来祈祷吗?她们回答说:这要看上帝会再给我们什么样子的召唤。


说起“召唤”这个词,也是我来耶路撒冷,见到的人最多的回答。


位于市中心玛米拉大酒店(Mamilla hotel)商圈对面的Mian 面馆(Mian Noodles),是当地少有的亚洲风味面馆,那天我慕名前往品尝,遇到老板苏先生和老板娘Linda。


聊起来,得知他们是从香港过来的,已经在耶路撒冷生活了三十多年。Linda竟然与温哥华的前联邦国会议员黄陈小萍女士是姊妹,三十年前,她去的也是温哥华。


我问她为什么没有选择留在温哥华而来了耶路撒冷,她笑笑说“是上帝的召唤吧。”


因着一粒老师和武先生的推荐,我每周六也会去他们所在的Jerusalem assembly参加教会活动,现场总是坐的满满的。牧师是犹太人,牧师的太太是德国人,其他人员的肤色也是五颜六色,华人是少数。



我数了下座位,有300多个,还有数十个小孩子参加,而且每一次都会有哇哇大哭的婴儿在其中,不过,现场的气氛一点不受影响,Mino牧师还常常会以此调侃几句,意思就是未来可期。


唱圣歌是活动中必不可缺少的一个程序,而且会有数次,看到大家一次又一次的起立,认真唱响圣歌,肃穆、庄严,禁不住的内心感叹。还有不少人,总是会一边歌唱,一边张开双臂,双手向上,把赞美送给上帝,我想这一定是他们发自内心的虔诚。


武先生送了我一本对他影响很大的书《相约在圣城》,教会里有一位叫做元勋的80后朋友也送了我一本对他影响很大的书《游子吟》,他给我留言:“作者也曾经是坚定的无神论者……”


那一天,参加那一场“我在这里”的学生活动,最后他们唱了一首歌《如鹰展翅上腾》,旋律很美,我记了几句,作为“虔诚人们”的注脚:


神已听见我的呼求,他也明白我的渴望,

放下重担,脱去一切缠累。


…………


耶路撒冷街上的画廊非常之多,引得我这不大懂画的人也常常驻足。


这一日,一幅符号般写满希伯来文的画,让我左端详右端详,虽不得要领,却惊叹于此画有如此吸引力,让我久久不愿意离开……



忍不住询问店主,她一句话,让我茅塞顿开,频频点头称是,她说这是她家父亲一辈子最喜欢画的画……


您认识这画吗?您认识这画上究竟画的是什么吗?欢迎您在留言区留言,我会告诉您答案。


——张家卫以色列百日散记(2022.10.11 38天)

【《耶路撒冷的虔诚人们》(三),续完】


276 次查看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Comments


​欢迎订阅,获取最新活动、文章:

​小众不小,我们同行!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