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93%的以色列土地归国有(第43天)

作者:张家卫



耶路撒冷老城虽不大,如果细细的走,那也真要费些功夫。我住的时间长,因此我是不急的,更何况总觉得,上帝之城的名胜古迹,因为都带着圣光,要靠遇,而不是寻。


说起这老城内的圣墓教堂,有一条著名的苦路,据信是耶稣背负十字架去往骷髅地受难时候走过的,沿途有十四个圆形金属板标记,标记出了耶稣从被定罪开始,遭受鞭打,前往刑场游街示众的600米路途。



圣墓教堂我去过一次了,但这苦路因为拐弯抹角,终不得要领,今天因着说好要去一个可以登高望远的Austrian Hospice酒店喝咖啡,圣华和学谦就带着我走了部分苦路,讲解了每一个圆形金属标记代表的耶稣受苦情形。



这圣墓教堂,我还会寻个时间再去一次,苦路的后五站(10-14)都在教堂内。


Austrian Hospice酒店就在老城的中心,旁边是苦路的第三站和第四站,因为正值住棚节期间,警力明显加强,三名以色列军人荷枪实弹,站在搭起来的小棚子前面执勤。



登上酒店的顶楼,圣殿山的金顶近在眼前,整个老城也尽收眼底,太阳很高,热辣辣的,阳光下的老城还真没有夜色下的老城看起来迷人,如果不知道这里的神圣,也许会以为这是中东的哪座小镇。



一片片白茫茫的建筑,高高的教堂尖顶,即使有层次感,却也并不是耶路撒冷独有的风景。



楼顶上飘扬的两面国旗引起了我的兴趣,一问,才知道一面是奥地利国旗,一面是梵蒂冈国旗,代表着这酒店属于奥地利的资产,宗教属于天主教,拜教宗国梵蒂冈为圣座。



楼下还悬挂了一面欧盟的旗子,代表着奥地利是欧盟的成员国之一。



耶路撒冷这地方,确实很特别,除了不同的宗教并存,还因为历史的原因,土地资产也是多元,除了以色列人的土地,还对建国前外国人拥有的土地和产权给予了保护,形成了万国旗的景象。



虽然以色列施行的是民主政体,保护私权是他们的基本国策。但是,对于土地,以色列采取了绝大多数土地为公有的制度,约有93%的土地归国家或准国家机构所有,私人拥有的土地仅占7%。


究其原因,最多的说法是,以色列是一个“复国”的国家,他们原本的土地除了上帝的“应许”并无一寸国土。


所谓联合国181号决议的领土划分,主要是基于“复国前”犹太人已经拥有的土地,比如数量众多的犹太人定居点,而这些定居点在“复国前”统统都是犹太人千方百计从巴勒斯坦人手里买下的资产,要不属于由犹太人捐赠的基金,比如犹太民族基金(Jewish National Fund)等组织拥有的单位产权,要不就属于个人私权。


建国后,以色列新政府出台了土地政策,将所有土地的产权限制为49年,到期后即为国家所有,原土地拥有者可以与政府签订租赁合同,以土地租赁权的方式继续拥有土地。目前,以色列政府已经允许土地租赁合同可自动续期四期,即最高可拥有将近200年的租赁权。


以色列建国后的土地政策,其立意就是将土地归属国家,归属上帝,同时,最大限度的保护以色列公民的土地使用权。但非犹太裔外国人租用公有土地时,必须向以色列土地管理局提交申请,证明租用土地将有益于以色列,并经土地管理局相关 委员会讨论通过。



另外,以色列大部分的私有土地位于城市地区, 例如特拉维夫、耶路撒冷和海法等大城市。 私有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外国投资者均可购买私有土地,比如购买私有土地上盖的房子。


据说,以色列的房子增值非常快,武先生说,他在2017年看好的耶路撒冷公寓,五年后的现在价格已经翻了一番。



与学谦和圣华的交流,非常有启发,我们探讨了拜占庭陷落对于基督教世界的正面以及负面的影响,探讨了三大宗教冲突的主要转折点,还探讨了当下世界基督信仰会否成为世界和平的平衡力量,也从个人经历交流了彼此对于世界观和人生观的不同看法。



我从两位90后的身上,学习良多,也感受到了华人年轻一代身上蕴藏的厚积薄发的力量。


——张家卫以色列百日散记(2022.10.16 43天)

【《以色列住棚节的见闻与思》(四),明天续(五)】

273 次查看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欢迎订阅,获取最新活动、文章:

​小众不小,我们同行!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