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又说再见(第91天)

已更新:2022年12月11日

作者:张家卫



9月3日离开温哥华,9月4日落地以色列,开始记录2022年的以色列百日行走。



今天是12月3日,要走了,因为以色列的签证只给了最多三个月的居留许可,明天到期。


也不错,去土耳其,补上百日余下的十天。




其实,这个安排非常棒,因为作为突厥民族认同的土耳其,也是伊斯兰教国家。


历史上,无论君士坦丁大帝开创的拜占庭时期,还是之后的奥斯曼帝国时期,对于以色列都是影响巨大,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看以色列、中东以及国际上的风云变换。


三个月的以色列行走,14天在特拉维夫,66天在耶路撒冷,还有11天在以色列的其他地方穿行。




不算长,也不算短,不少的地方遗憾未去,也有不少不在名单上的地方让我眼前一亮。


当然,最让人觉得温暖的还是遇到的那些有缘人,与他们的有缘相遇、相知,使我的行走有了最直接的一手信源,也让我的行走不孤独,而且充满温暖的情绪,也为未来再见埋下了不少期许。



以色列这地方,华人人数很少,居住分散,有社团,却与加拿大这样的华人社区绝对不在一个数量级上,个位数来形容差不多,活跃指数也是极低。


大家习惯于个人、家庭以及小小朋友圈的玩法,好的说,融入到了当地人社群,不好的说,华人社群没有太多凝聚力,各干各的。




我是外来人,与所有的大家都是因为缘分,或者说,来以色列之前,除了万方教授和Gady院长熟悉之外,其他的都是陌生人,现在我们成了朋友,有的成为非常亲近的好朋友。



一路走来,种种原因,我对海外华人社群有着天然的偏好,喜欢他们,也希望了解他们,如果能帮助到他们一点点,那种喜悦可以用得到上帝欢喜来形容。当然,更多的是我得到了他们的帮助和关照,也因此让眼界宽了起来,以色列的形象立体起来,而且看到了更多的华人元素。



与所有人的交流本着随遇而安的心态,不刻意,不强求,有点像自由恋爱的心情,然而,每一年的百日行走,都可以遇到惺惺相惜的好友,从此铭记于心。


一粒老师和武哥是我来到耶路撒冷第一个上门拜访的陌生朋友,盖的被子是他们送来的,多功能锅也是他们送来的,粉红色的单车成了我最亲密的伙伴。




他们带着我去教堂,去郊区参加活动,去当地人朋友家过节,认识了不少华人朋友,也认识了不少犹太人朋友。




我在他们家吃了两顿大餐,聊的开心愉快,直言不讳。



他们家院子里的橙子是黄色的,我看着他们过了秋,从青涩到甘甜,临走的那天早上,他们两位一大早就来送行,竟然递过来一袋子的黄橙。武哥笑吟吟的说“你爱吃,早上刚摘下来的。”



把屋子里的吊兰和黄辣椒送给了他们,算是一个念想。原来曾说不知道我走时这两棵算是花儿的植物会哭成啥样,看了一粒老师发给我的照片,它们与其他的花儿一起,笑得灿烂,长得更茁壮。


与望辉、子米和湘墨的希伯伦同行,让我印象深刻,一路欢歌笑语,约好下次再见。



湘墨是以色列科技创新圈里的达人,让我对以色列科技的创新生态有了新的理解。因为去Orcam公司的拜访,我与时任中国区的负责人Niv以及韩国同学John成了好朋友。





Niv(施宁伟)写的书《了解以色列商人的思想》,我读了两遍,其中真知灼见,只能容我慢慢的与大家分享。


他正在筹划的影响力投资项目,没想到我算是这方面的先行者,我们已经谈了两次,我跟他说“很看好他的项目,如果需要,我愿意成为他的伙伴。”



由着北京329小众部落的股东-深圳的陈墨推荐,我去耶路撒冷国际会议中心(ICC),参加了一场特别牛的【以色列国际生命科学与医疗科技展】,本来想以此展开多说一些“科技创业圣地以色列”的故事,看来要留待百日行走之后了。




总是笑眯眯的韩国同学Jeon,竟然是中国人的老朋友。他的父亲田吉昌2001年在中国青海读书,毕业后建立了中国青海的第一支棒球队,直到今天,而Jeon也就曾跟着父母亲在中国十五年,成为父亲的帮手,他的中国名字叫田艺蓝。



目前,有一部藏区孩子的棒球题材电影《9号传奇》正在中国拍摄,原型就是田吉昌先生打造的棒球队,可是韩国老师的名字和身影被隐去了,变成了中国少年的集体励志。


Jeon因我的追问,很平静的讲着他的故事,说是父亲也是年龄大了,两年前就卸任回去韩国了,他也就来到希伯来大学读商科。说起藏区的棒球队员们,他满眼的期待和祝福,他们都是从小玩大的伙伴。


本来是Jeon请我到希伯来大学的食堂吃午饭,我买了单,还帮他认真的出了主意,策划了他的未来创业路线,真诚对他还有他的父亲说声“谢谢”。



望辉博士虽然学业和家事很忙,但总会尽量快的回答我的求助,从知识答疑到生活琐事。



他推荐的90后建筑工地主管孙冰和希伯来大学文科校区的学联负责人程鸿以及瀚文都成为我最好的小朋友,他们都认真的与我“大哥”相称,一点违和感都没有。




他们说喜欢与我在一起,听我讲故事,讲人生道理,问我的建议,其实我从他们身上也学习很多,他们带着我玩,我们一起喝酒侃山,让我找回了年轻时的模样。


道别的时候,竟然有了眼湿的感觉,真心的祝愿他们学业和事业有成,早成栋梁之材。


特拉维夫大学的研究生子米是我落地以色列后见到的第一个朋友,当然也是陌生朋友,是万方教授在死海游玩偶遇的三名摩托车手之一。



子米去特拉维夫机场接的我,两个周之后,又将我送到了耶路撒冷,帮我安顿好一切,比如电话卡、乘车卡,还有那些必须懂得的打车APP和公交APP。


他总是笑眯眯的,说话不紧不慢,却可以感受到他的真诚。


他与在苹果公司工作的表哥吉米还有建商老板超哥热爱摩托车,也是最好的兄弟,我们一起相约去了Gady院长和万方教授家,享受了美餐,也享受了大凉台上的地中海美景。岳岳带着好吃的水饺,也去了。



Yoyo是子米推荐的好友,我刚落地特拉维夫的时候,是她带着我领略了以色列的第一印象,还把我拉进了他们的小伙伴群。可惜直到临别,才又匆匆说声再见,我遗憾的说“应该更多聚一些的。”




本来说好要再去Mian馆吃一碗面,与linda老板话个别,也想好要去Star 1 Gym健身房健最后一次身,与认识的穆斯林健友们打个招呼,可是临行前的几天排的太紧,只能作罢。本来与那位摩洛哥的帅气理发师说好,再来理一次发,可也是食言了……






最遗憾的还是每周六上午要去的耶路撒冷教堂(Jerusalem Assembly),因为上周有点咳嗽,就没敢贸然前往,也就遗憾错过了与Meno牧师还有其他教友说一声“感恩遇见”。



每年的百日行走,总会有关于“再见”的遗憾。每一次都会说要“珍惜今天”,可是总要等到“明天”来临时,才知道昨天已经不是今天。


学谦博士是在教会认识的,他言语不多,是一个思想深沉的人,他与我简短交流过他的家庭和背景,以及对于耶路撒冷的虔诚,我不好说太多,但我理解年轻一代的选择,也许他是对的。


在希伯来大学演讲告别的那天,他塞给我手里一个小礼物,是他亲笔写下的一张卡片,其中写道:


在相互交谈中,能感受到您对我们华人群体的热心,对民族深厚的历史底蕴。近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剧变,进步的自豪,也有对华人群体所受不公待遇的不平,以及对于华人年轻一代的寄望。


很高兴,也很荣幸能够认识您。



所送书签上画的是【诺亚方舟】,愿您也能在时代剧变,世事人情如滚滚巨浪变幻莫测的人生中,像诺亚一样登上终极的、绝对可靠的、值得信赖的方舟。



真挚的感谢学谦!还有一起同行的圣华同学!


感谢演讲那天忙里忙外的艳红博士、卓凡同学,还有翻译专业的淑婷同学,感谢韩曦教授的光临,当然最有缘相识的朋友之一还有以色列中国学联的负责人大牛主席,约好的一顿酒终于还是遗憾的错过。


郭总和蒲经理请我吃了一餐好贵的东海饭店中国餐,聊的尽兴却忘记了拍一张合影。王强首代相识的晚了些,才知道他曾经在中国驻温哥华的总领馆担任过科技参赞,怪不得看着就眼熟,好在来日方长,联系方便。



Robin和linda夫妇还有Jessie来自硅谷,Robin与马斯克是当年的同学,特斯拉落户上海,Robin没少出力,他是特斯拉曾经的骨干力量。他们去过我在温哥华的茶室坐过,Robin说他已经转行到公益慈善事业,开始发挥余热。这一次,他们硅谷一行15人来到耶路撒冷,我们一起Happy,一起拍了照片,老友相见,话说的不多,也是缘分。



轩儿是多伦多小众俱乐部William的推荐,她与Ofer的热情款待让我真实体验了她总说的“就像自己家一样。”



坐着火车去她家吃过两次饭,认识了吴妹会长、冯蓓、小文还有通过他们认识了以色列第一位华人教授,德高望重的特拉维夫大学东亚系的张平,我们交流深刻,验证了不少共同的看法,也让我对于以色列国家的制度选择有了更深的理解。




中以常州创新园的杭燕虽只喝了一杯咖啡,却像老朋友一样,希望我的建议会帮助到他们,因为年轻总是最好的希望。



无法一一道来,每一次都会觉得百日的行走刚刚开始,却又到了说“再见”的时间。


昨晚,轩儿家的Party热闹非凡,我将相识的三十多位特拉维夫朋友喊到一起,叨扰了轩儿夫妇,还有她的那些闺蜜们,耶路撒冷的朋友们则在线上挥手再见。



游泳池边拍摄合影的时候,我的脑海中浮现出硅谷的谢别画面,也是相似的场景,一晃竟然过去了六年。



“感恩遇见“这个词是2018年的冬天,我在剑桥写下的一天散记的题目,其中写道:


“河两岸的树逐渐的隐在了黑幕里,古老的建筑披上了黑色,便也恢复了砖瓦的模样,黑黢黢的伴着夜色呢喃去了,窗户上的灯光会有一些,但并不璀璨,寂寞的亮着……


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对面的老先生早就读完了报纸,悄悄的走了。我的咖啡也早已见了底。


随笔写下这些文字,完全是一种心情,一种感恩的念想,如果一定要凝聚成一句话说,那就是:真挚的感恩遇见!”


2019年的冬天,在多伦多百日行走的第100天,我又写了一个《感恩遇见-多伦多》,其中写道:


““行走的听见、遇见和所思所想都写在散记之中,今天最好的遇见便是大家的遇见,希望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大家,让我的遇见成为大家的遇见,因为遇见而成为朋友、成为合作伙伴,这是我行走的最大心愿”。


多伦多小众俱乐部,也就这样不温不火的成立了,疫情两年,他们却凝聚了那么多的“感恩和奉献”,让遇见真的成为一种感恩的话境,不张扬,不急躁,如河水潺潺,朝着大江大河的方向奔动,逐渐的溪水成河,相信终究会河汇江海……


感谢多伦多小众俱乐部Bob主席领衔的绿色生命养老地产冠名新加坡-张家卫2023年跨年演讲,感谢多伦多小众俱乐部的股东家人Kathy成为本次跨年演讲的联合主办方。




今天的离境航班非常早,我们刚到机场,轩儿的电话就来了,手机里也收到了有缘新朋友们的信息相送。



我没有像以往那样去听一首伤感的歌,因为有加拿大的亲友团同行。



我喃喃的自言自语道“真的不愿意‘又说再见’”,谢谢你们!谢谢上帝的有缘安排!





——张家卫以色列百日散记(2022.12.3 第91天)

366 次查看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欢迎订阅,获取最新活动、文章:

​小众不小,我们同行!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