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戏台-我为活命啊

回来温哥华的这段时间,很闲。


ree

前院、后院的大树,棵棵长得枝繁叶盛,看着伟岸,可这树叶除了遮天蔽日,临近秋了,就每天会晃荡下一地的果实和叶子,着实让人喜悦不起来,因为每天都要拎着笤帚和簸箕扫院子。


专业的园丁报价要3000加元,我个小气鬼,就狠了狠心,拿了工具,望着快太阳西下的时辰,乘着凉快,爬上爬下,干起了砍树、修枝、散叶的活儿。


已经干了四回,还没干完呢!


不过,用成都人说的词儿,我觉得挺“巴适”。用当下挺流行说的词儿,我觉得挺“解压”。用小时候爬树时说的词儿,我觉得挺“好玩”。


偶尔地会与好朋友见见,喝了咖啡,喝了茶,聊了天,再偶尔地喝两杯,就会想起好多的事儿。


ree

陈佩斯的《戏台》前儿上演,刷了屏,原来还挺担心的票房,据说已经冲过了亿,真替这大哥高兴。


陈佩斯1954年生人,属马。他的故事,相信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一二。


1999年之前,他和朱时茂的小品,绝对是春晚最值得期待的节目。因为与央视翻脸,想当“自己”的他只能在民间流浪。而且,他一改之前喜剧、小品的路子,走上了话剧的“戏台”。


记得刚听说他演话剧的时候,觉得很诧异,觉得他的形象能演好话剧嘛?


2007年,我在北大光华读书,光华老楼的后身、百年讲堂的右手边就是一个礼堂,门口常常会贴着电影、舞蹈、音乐、话剧等花花绿绿的海报。


ree

有一天,看到了他的话剧《戏台》海报,就买了晚上的票,去看了。


演的还行,观众的反映也还行,故事的情节倒也是记个大概。陈佩斯演的班主和大帅两个角色的印象深刻,可大帅的扮演者早已经不记得了,当时拍的照片也翻了半天没寻着。


说的是戏班子以及社会底层小人物的悲喜剧,我只记得当时怎样看,都觉得陈佩斯在演他自己,只是换了年代。


北大的一位女生陪我去看的,她学的是艺术,算是演艺圈的人,记得她看的角度跟我不一样,但也认可每个人都是时代这个“戏台”上的演员。不过,她有梦想。


她说“陈佩斯已经是‘角儿’了,可说被封就被封了。而陈佩斯也觉得他自己是‘角儿’了,可以后的路就难了。圈里的不少人说他傻,也有不少人人说他是自找的,竟然敢跟体制作对。”


说句心里话,25年了,陈佩斯的曝光度太低了,虽然他活成了自己。


图源:网络
图源:网络

我很钦佩这位大哥,他活成了自己,不容易,中国人像他这样有骨气的人太少太少了。


陈佩斯从花甲演到了古稀。现在,他把话剧搬上了银幕。


有的人说他归根到底还是为了赚钱,我不想反驳,只是想说如果他还有机会可以赚钱,时代还能给他最后的一点机会可以赚钱,我们不该为他高兴吗?


ree

我听了、看了片尾曲《桂枝香·金陵怀古》,我明白了,我想观众们都会白陈佩斯想要表达的是什么。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这首歌的词作者是宋代大人物王安石。


我的眼眶有些湿润……


《戏台》上有一场戏,陈佩斯饰演的班主跪地高呼“祖师爷,我为活命啊!”


图源:网络
图源:网络

陈佩斯情难自已,看回放时仍然哭声悲怆。他没说这二十五年来的不甘、心酸和委屈,不代表就没有啊。


我们又何尝没有呢?


陪我看《戏台》的女学生已经长大了,为人妻,为人母,那天在北京,她去接我,一路上都是她自己在那叽叽喳喳的说。说起当年看《戏台》的事儿,她没忘。


这个时候,她沉默了好一会儿,我也没说话。


车子行使在依然洪流的机场高速,收音机里唱的歌是半吨兄弟唱的《见一面少一面》。

《戏台》的海报上写的字是“人生如如人生”。


图源:网络
图源:网络

半夜了,没忍住,又喝了一杯,看了一夜的俄罗斯的《叶卡捷琳娜大帝》的电视剧。她贵为大帝,也是“戏台”。


ree

醒的时候,天已经蒙蒙亮了,也不知道“戏台”上的幕布是拉开的,还是已经合上了。


陈佩斯不简单,台上是他,台下也是他。


《戏台》上有一场戏,班主跪地高呼“祖师爷,我为活命啊!”


温哥华的天儿,真像要入了秋,凉爽的要穿长袖衫了。

Comentarios


​欢迎订阅,获取最新活动、文章:

​小众不小,我们同行!

  • 微信公众号
  • Facebook
  • YouTube

©2020 by 小众行为学研究基金张家卫工作室.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