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地下的野蛮和文明(第97天)



“十年十国”的第七站选定了日本之后,我申请了千叶大学(Chiba University)三个月的短期访问学者,具体方向是工学部城市基盘工学系,导师是丸山喜久(Yoshihisa Maruyama)教授,他是日本研究城市防灾减灾方面的专家,也是这个系的负责人。






为什么会选择这个方向,除了一直保持跨界学习的初衷之外,源于我对于中国近些年来始终挥之不去的洪涝灾害疑问。


比如2021年7月的河南郑州水灾,如果说是没钱,郑州海绵城市的打造历时五年(2016-2021)可是真金白银的投入了535亿人民币,而日本东京巨大的地下水道工程历时十三年(1993-2006),号称投入巨资,也才花了2400亿日元,按照2016年的汇率折合是143亿元人民币。




如果说中国城市的体量太大,郑州的全市总面积为7567平方公里,而市中心城区城市面积约为774平方公里,市域城市面积约为138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1283万人。



而对应东京来看,东京都的面积约2194平方公里,人口约1403万人,这个数据统计尚没有包括与东京都相邻的另外三个东京圈省份埼玉县、千叶县和神奈川县。



如果这样看,东京的城市规模和人口规模都要在郑州之上,也难怪,东京是与北京、伦敦、纽约等相提并论的世界一流大都市。



至于建筑工程的施工能力,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中国建造”跨越式突飞猛进,在国际市场也是频频拿下大订单,人民日报曾经撰文称“实力杠杠的”。



不同在哪呢?或者说,中国与日本对于洪涝灾害的认识和实践有啥不同呢?我想去号称防灾减灾救灾最先进的国家之一日本寻寻答案,而大学无疑是最中立的,又是最权威的,因为他们是研究机构而非政府机构。政府会说假话,自由意志的大学不会。



正困惑以及准备出行日本之前,2023年的七、八月份又来了,连续数周的京津冀大暴雨牵动着无数人的神经。从刚开始的路面积水,到局部地面塌陷,再到桥梁垮塌、山体滑坡、河水上涨,狂躁的大暴雨不断挑衅着人的生存底线,发出生命之问。



据澎湃新闻的统计,截至8月18日,整个京津冀地区超500万人受灾,超过180万人紧急疏散,已造成62人死亡、34人失联。



我们生活的城市不是已经拥有了完善的基础建设了吗?排水系统不是一直宣称能够应对百年不遇的极端天气了吗?



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楼堂馆所,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整齐划一的城市治理,无不彰显着中国城市的力量,为啥却在又一场被称为“千年一遇”的大暴雨面前“瞬间成河”“原地变海”,而两年前的郑州大暴雨更被称为“五千年一遇”。



“保卫雄安”成为大暴雨肆虐时最热、最正确的口号。



每当这个时候,被暴雨浇透的人们才发现,看不见的下水道,决定着城市的生命,看不见的下水道,是城市力量最真实的表达。



九月份刚到的时候,与丸山喜久教授以及他的助理Alice博士谈到了我的困惑,丸山教授摸了摸头,很可爱的笑了,他说“这个题目好大,我还真一下子说不上来,给我点时间吧。”



日本的教授有着日本人通常都会有的礼貌和礼仪,至少表现的很谦虚,待人平和,愿意倾听,丸山教授给我的印象就是这样的人。



Alice博士跟我说,虽然他非常忙,但他对所有人都很好的,对学生也非常耐心。



这一点,我很有体会,我参加了几次学生们对所研究课题进行阶段性汇报的课堂。每一次,丸山教授和Alice博士都会坐在最后排,给每一位分享的学生耐心的提出问题,并给出建议的解决思路,而且总是带着笑容,时常还会笑出声来,课堂气氛认真但很轻松。



丸山教授和Alice博士建议我去看看东京的【首都圈外郭放水路】,也许会有启发。



【首都圈外郭放水路】又被称为东京 G-cans 排水系统,简单的说就是日本东京都地区一条巨大的下水道。



【首都圈外郭放水路】不是一般的观光景点,并不对外开放,只是为想要参观的人每天开放几个时段,如果遇到有暴雨或者台风警报,对外参观就停止了。所以必须首先在网上预约,拿到预约号才可以前往。在东京的海大小学妹十几帮我预的约,非常紧俏,好容易才在推后一个多月的时间挤了两个位置。



【首都圈外郭放水路】坐落在距离东京中心区有31公里的埼玉县春日部市,对,春日部是蜡笔小新的故乡。从电车站一出来,蜡笔小新的形象立即就映入眼帘了。




出了车站去【首都圈外郭放水路】,还有相当的一段距离,走路要三十分钟,也是,这么大的工程即使远离东京都,也要尽量远离所在城市的中心才对。




果然,【首都圈外郭放水路】的周边环境够空旷,不过,摆放的一些当年挖掘水道的工程机械模型,有些意思,可以从中窥见工程的巨大和艰辛。



【首都圈外郭放水路】的办公楼建筑有点令人失望,缺少一种宏大叙事的壮观,对了半天门口的招牌,又进去询问,才确定没有走错,融入了众多日本最先进土木技术的世界上最大的排水系统就在这里了。



不大的接待厅墙上展示了不少明星的照片和签名,因为这看起来不起眼的地方却是不少电影,电视剧青睐的取景地,据说还有外国的歌手也跑到这里来拍他们的MV。



另一面墙用图示和文字的方式展示了【首都圈外郭放水路】的工作原理,带领参观的工作人员解说的第一站就在这里。这才发现我们所在的二十多人参观团,几乎都是日本人,他们或许是来自其他的城市,还有一家三口的华人团友来自台湾。



【首都圈外郭放水路】的整个排水工程建在琦玉县境内的地下50米处,全长有6.4公里,地下水道连接着5个筒仓,每个筒仓有22层楼高,说是大到可以把一枚火箭或者纽约的自由女神像放进来。




【首都圈外郭放水路】的管理部门是江户川河川事务所,日本国土交通省网站上有专门的【首都圈外围排水道】的页面,有图有文字,非常简洁和清晰。



现场听着工作人员的介绍,看着地下水道的工作原理,我觉得,天下第一的「首都圈外郭放水路」似乎并非一个城市地下排水工程,而应该算作大型分洪工程,或者叫河道泄洪工程。如果在中国,这一类的工程是不是会归到水利工程的范畴。



工作人员简单的讲解之后,团友们来到室外,下一站就是今天的主角——外郭放水路的调压水槽,也就是常常会在照片上看到的神秘地宫,他还有一个很酷的名字-地下探险博物馆“龙Q馆”。



为啥会叫“龙Q馆”呢?经询问得知,为了找到一个可形象地表达“首都圈外围排水道”的作用,又会让人们倍感亲切而喜爱有加的昵称, 日本政府面向民众进行了公开征集,最终命名为“彩龙之川”。



办公楼的旁边,是一个像是足球场模样的草坪,并不起眼,可是这下面却藏着一个堪称世界最大规格的地下排水工程。



神秘地宫的入口看起来确实够神秘,门小的只能一人通行,我就寻思着如果这工程放在中国,即使不能修个彰显中国力量的气派大门,至少也要在旁边立一块石碑,把足足的正能量和丰功伟绩写在上面,这才够劲儿。



日本人以前也挺好大喜功的,看来这“失落的三十年”真把他们变得谦虚多了。



楼梯很陡,弯绕也多,要走下好长的一段,当脚终于踩在了“地下宫殿”般的下水道地面上时,第一眼实在是非常震撼。



脑海中立即浮现出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地下水宫殿,有336条石柱撑着,长140米、宽70米,建于公元六世纪的拜占庭查士丁尼大帝时代。不过,土耳其的那个地下水宫殿,不是下水道,而是地面蓄水池,是当时市民饮用水的来源之一。


土耳其地下水宫殿


【首都圈外郭放水路】地下水槽的面积比伊斯坦布尔的地下水宫殿要大一些,长177米,宽78米。59根混凝土浇筑的立柱像擎天柱,说是每根柱子重500吨,有18米高,人站在柱子中间,会有一种凛然的肃穆感。


禁不住的会有一种人类好渺小的情绪,却猛地又觉得人类好伟大,可以设计和造出如此壮观和缜密的世纪工程。





在东京都圈的河流体系中,由于地势低、坡度缓、水不易流出等特点,自古以来这一带区域就饱受台风洪水的灾害困扰,柱子上明显的水痕记录下刚刚过去不久的上一次暴雨。



巨大的地下水道,看起来非常干净,原来是每次疏洪之后,就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全面的清洁、消毒和维护,以保持地下水道的完好如初。



关于【首都圈外郭放水路】的工作原理以及巧夺天工的设计,我就不再这里多絮叨了。我不是专家,它们的网站上有很详细的介绍。对了,它们的网站首页上将地下水道工程称为【防灾地下神殿】。




有一本书叫《下水道:地下城市折叠史》,作者是英国城市史学者斯蒂芬·哈利迪(Stephen Halliday),中文书出版的时间是今年的七月份。



这本书的立意和叙述回答了我不少的疑问,比如雨果说的那句话“下水道,是一座城市的良心”意味着什么?他还说“人类的历史反映在下水道的历史中。” “人类的历史”这样一个宏大的叙事与代表着肮脏、污秽和黑暗的下水道究竟又会有什么样子的关联呢?



对,斯提芬说:下水道见证了人类由“野蛮”走向“文明”的历程。



他在书中用400余幅历史照片、精彩绘画以及各大博物馆珍藏的施工图纸、手绘地图等珍贵档案,再现了6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人类把自己打造成“文明人”的不懈努力。



他以时间和事件为线索,从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希腊、罗马帝国等令人惊叹的古老排水工程,一直介绍到现代伦敦、巴黎、纽约、东京等城市发人深省的地下城市系统,读来像是在读平行时空中的另外一部文明发展史。



下水道的称呼一直不是一个让人喜欢的词汇,可是一个城市除了地上的光鲜繁荣之外,如果没有一套相应的地下排水系统来排忧解难,则不能称为一个好的现代城市。换句话说,一个城市对于下水道工程的态度和作为,反映了城市对于现代文明的理解以及对于公民权利的理解。


——张家卫东京百日散记(2023.12.10,第97天)



369 次查看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コメント


​欢迎订阅,获取最新活动、文章:

​小众不小,我们同行!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