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张家卫

钓鱼岛是中国的(第65天)


1952年,美国和日本签署旧金山条约,将日本的主权还给日本,但是直到1972年,美国才放弃对琉球的行政、司法及立法权,并移交日本,冲绳县再次成立,改用日元作为货币,被称为“冲绳返还”。


其中有一个插曲,二战结束后的战胜国协议探讨过程中,美国曾经提议将琉球管辖权转交给中国,可当时的蒋政权恐接受这一提议,会失去其他的更多利益,因此未予明确接受,并提出了中美共管等方案,后又因国际局势的变化,使得琉球归属问题久拖不决,最终才形成了由美国单独管辖的局面,因此,关于琉球管辖的后来很多争议不少是由此而起。


冲绳县博物馆的展览中,基本完整再现了琉球的历史进程,以我有限的琉球历史了解,基本上的认知都得到了验证,更看见了京都大学井上清教授主张钓鱼岛是中国的最有力证据之一——那一本《筹海图编》。




说到这里,我想重点阐述一下已故日本学者井上清教授关于钓鱼岛是中国的有关研究,算是一个备忘,也是兼听则明。


井上清先生是日本近代史和现代史的研究专家,是京都大学的名誉教授,同时他还是日本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他写了一本《钓鱼列岛的历史和主权问题》的著作,给出“钓鱼列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的论断,从而被日本学者称为“日本最勇敢的人”。





为了研究钓鱼岛的来龙去脉,井上清先生曾亲自跑到冲绳等不少地方,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找到了许多琉球时期的档案资料和地图,并进行了比照勘察。


这本著作是由日本现代评论社在1972年出版,全书有10万余字,共有十五个章节,目录如下:


一、为什么再论钓鱼列岛问题;

二、日本政府等故意无视历史事实;

三、钓鱼列岛在明代已作为中国领土闻名中外;

四、清代的记录也证实钓鱼列岛是中国领土;

五、日本的先觉者也明确记述为中国的领土;

六、驳斥无主地先占为主的法则

七、琉球人和钓鱼列岛的关系淡漠;

八、所谓尖阁列岛没有确定过一定的岛名和区域;

九、天皇制军国主义的处理琉球和钓鱼列岛;

十、日本在日清战争中确定了独占琉球;

十一、天皇政府觊觎钓鱼列岛长达九年;

十二、在日清战争中,日本窃取了钓鱼列岛,公然抢夺了中国台湾;

十三、日本领有尖阁列岛在国际法上也是无效的;

十四、反对掠夺钓鱼列岛是当前反对军国主义斗争的焦点;

十五、几点补遗。


去查了下微信读书,发现这本书的中文版在2013年时候出过,并被简化为七章,但微信读书上还没有上架,显示为待上架。


但是,即使是仅仅从这本书的章节标题上,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出井上清先生在钓鱼列岛主权归属问题上的鲜明立场和态度。


钓鱼岛地理位置示意图(图源:网上)

他在第一章中这样写道:“我在这次旅行中幸得冲绳友人和各界人士的支持,获得了确认这些所谓‘尖阁列岛’的任何一个岛屿从未属于琉球领土,反而一般都认为它原来就属于中国的。日本领有这些岛屿是在1895 年日清战争中取胜以后的事情。”


1895年的日清战争,就是我们熟悉的甲午战争,而尖阁列岛,是日本人对于钓鱼列岛的称呼。


书中最重要的论据,就是引用了明朝嘉靖年间胡宗宪为抗倭而编绘的《筹海图编》中的图录,以进一步论证钓鱼列岛属于中国。他说,此图显示钓鱼列岛被算在福建沿海中国所领诸岛之内。无论如何,说钓鱼列岛不是中国领土,此种说法,不过是强词夺理的梦话而已。


井上清先生指出,该图将钓鱼列岛涂成和中国本土一样的颜色,列为中国海防区域。这点很重要。因为筹海是为了抗倭。而军事图录所画出的防御地域属于国防前沿,即一国疆界所及之地,因此带有宣示国家领土主权的重大意义。


井上清先生还引用了其他日本学者研究钓鱼岛归属问题的有关论述,结论也同样表明:钓鱼列岛不属于琉球,而属于中国。



日本学者仙台人林子平著有《三国通览图说》一书,书中插图也是将钓鱼列岛涂成与中国本土相同的颜色。对此,井上清先生说:“从这一图来看,毫无疑问,子平确实把钓鱼列岛看成是中国领土。这是一目了然的。这里再没有强加解释的余地。”


那么,日本政府是如何取得钓鱼岛的呢?井上清先生在书中详细地阐述了日本政府谋夺钓鱼列岛的经过,指出日本为掠夺钓鱼列岛前后谋划了达九年之久。


日本政府一直就想将钓鱼列岛作为进一步谋夺台湾、澎湖列岛乃至中国大陆的前沿之地,借着发动1895年的日清战争,才将其窃夺到了手。


井上清先生指出,明治政府之窃夺中国钓鱼列岛,从开始到最后,一直是瞒着中国及各国的耳目进行的,是一种偷偷摸摸的罪恶勾当。


2005年拍摄的钓鱼岛照片。 HIROYA SHIMOJI/EUROPEAN PRESSPHOTO AGENCY(图源:网上)

我当然不是什么历史研究者,对于冲绳以及钓鱼岛问题的知识有限,出于感情,对于井上清先生的研究结论无疑是更加备受鼓舞一些,同时也对日本政府竟然容忍如此著作流传下来并被中国政府当了对付它们的“刀子”,还是表示钦佩,学术自由的学风果然不是说说而言。


【今天是《冲绳行》(三),明天续(四)】

——张家卫东京百日散记(2023.11.8,第65天)

139 次查看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Commentaires


​欢迎订阅,获取最新活动、文章:

​小众不小,我们同行!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