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发现了自己(第96天)



箱根的景美,温泉美。没想到,箱根的艺术,可以美到让我发现了自己。


隐居酒店的占地不小,但规模并不大,也许是为了保持自然,也许是投资不够,也许就是特意设计成这个调调……





十二月份的季节,人很少,像是景物在看人。


房间楼下是一个小小咖啡馆,除了音乐,最多听见的就是那个服务员小姑娘的轻声柔语。以前总觉得日本语不好听,可听久了,觉得有点像江南的吴侬软语。不过,我指的是女性,男性的话则有点北方,叽里呱啦,听着有些吵。



坐在玻璃幕墙后面,可以望见对面的餐厅,可以望见对面餐厅在小池塘中的倒影,每个时辰的倒影不一样,可餐厅还是那个,名字叫Woodside。




我每天都会来这Woodside餐厅晚餐,晚餐是法式的,每一顿都会是不同的菜单,坐的位置也会变化,酒店真的很贴心,知道来这隐居的人都是凡人,需要每天换个新鲜,才可以装模做样的隐居下来。







那天从Woodside餐厅出来,才发现小小咖啡馆也在小池塘的倒影里。



六天的隐居时间里,还去过旁边的那家日本料理店-料亭.俵石,隐藏在黑黢黢的夜色和林子里,亮着似乎是永远昏黄的灯,当我拿出手机试着拍一张料理店的夜照时,镜头里好像看到了渡边淳一的倒影,好暧昧。



被让进一间和室里,一个人慢条斯理的吃了一顿说是极正宗的怀石料理,小伙子服务员跟我说,这家店的历史已经有107年。




侧耳听了听,静的好像今晚的怀石料理店只有我一个人。


隐居酒店山下的巴士站就叫俵石,后缀的名字是箱根玻璃之森美术馆,与我近在咫尺。


去逛了逛,雨后的大晴天,美的我一直像有眩晕的感觉,仿佛去了天堂。


赶紧去威尼斯样式的庭院咖啡店坐下来,点了杯黑咖啡,与其说是听那位光头仁兄的小提琴,毋宁说是让我自己使劲的瞧瞧这位意大利仁兄的光头,让我念想起温哥华的景象,回到人间。







玻璃之森美术馆里的展品主要以威尼斯来的为主,年代跨越从15到19世纪,那时候正是中国的明清。



也许还是因为热爱海的缘故,一艘漂亮的玻璃船引起了我的兴趣,作品的名字叫【与大海结婚】,副标题是【威尼斯与亚得里亚海的联姻】。



这艘船的背后又是一个帝国梦的故事。


威尼斯位于现今的北意大利,曾经以威尼斯海上共和国的国号存在于公元5世纪到18世纪末的1797年,威风凛凛的圣马可飞狮是它的国徽象征。



威尼斯早期因盐的交易而开始繁荣,到了10世纪左右,威尼斯凭借强大的海上力量,成为当时的海权大国,并征服了地中海中的亚得里亚海沿岸地区。


这艘船表达的是当年威尼斯共和国的一个盛大庆典仪式,叫【亚德里亚之婚】,用来彰显威尼斯强大的海上霸权。


每年的耶稣升天节这天,威尼斯总督就会带着船队,驶向大海,他身穿深红色长袍,头戴科尔诺帽,站在船头,大声喊道“大海啊,我要嫁给你,愿你永远属于我!”然后还会把一枚教皇赐给的同款戒指抛向大海,以表达威尼斯与大海不可分割的关系。



后来,随着美洲以及通往东印度的大西洋新航路的开辟,威尼斯就开始走向衰落。1797年,威尼斯共和国被撤退的奥地利和法国军队洗劫,随后被拿破仑一世入侵,威尼斯共和国就被瓜分了。


到了19世纪,意大利获得统一,威尼斯成为意大利王国的一部分。


不过,【亚德里亚之婚】的仪式至今还在,威尼斯市长每年会乘坐一艘被称作“尊舫”(Bissona Serenissima)的船只来完成例行的仪式,以怀念曾经辉煌的过去,意大利政府也乐见自己的历史如此悠久、多元和精彩纷呈,因此也从没搅了他们的“帝国梦”。


摆在美术馆里的这艘玻璃船就是威尼斯的后代玻璃工匠为怀念昔日辉煌的帝国而创作的。


帝国梦起,帝国梦碎……


再精彩的皇家玻璃精品,其最好的结局也就是像现在这样被摆放在后世的美术馆里,供人观赏,让有的人看到帝国梦起,让有的人望到帝国梦碎。



玻璃之森美术馆里还有一个现代馆,展示的作品则充满了现代感和科技感,与古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我还是在池塘的涟漪中看到了它们牵手的倒影。




箱根雕刻之森美术馆的美和灵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人与艺术之间果然会有心灵相通。



去过不少的美术馆,欣赏过不少的雕塑,希腊的、法国的、英国的、以色列的、美国的、中国的、加拿大的等等,包括日本的其他美术馆,可是,欣赏而已,我是个门外汉。


箱根雕刻之森美术馆是一座户外美术馆,120件雕塑作品散开在7万平米的美景之中,浑然一体,而且全都是出自当代雕塑家之手,少了古老作品的那些“耄耋”气息,显得灵动和亲切。




有一个小小的迷宫作品被称为星星的庭院,禁不住让我想起了温哥华植物园里的那座同样迷你的松树迷宫,遇到对的人,每个人都会在迷宫里面遇到运气。



旁边山坡的小草坪上立着一组雕像,两个裸体女性略微前倾着身体,正面对面地站着。作者叫高村光太郎(1883-1956),是日本有名的雕塑家和诗人。他说:那天,我在湖水中看到了自己的倒影,于是就产生了将两个相同的裸体面对面站立的想法。



1953年,他70岁,他在湖水中发现了自己,用刀刻成了雕塑,变成了女性。三年后,他去了天国。


缓步走下台阶,不自觉地回望一下,只见雕塑隐在了耀眼的光芒里。一个女孩戴着橘棕色的毛线帽子,穿着白色的羽绒服,捧着手机,正安静地坐在那束阳光之下,像雕塑一样……


是你吗?



头顶上悬着一个亮晶晶的巨大球体,我举起手机拍摄它,才发现周边的景色全都汇集在球面上,而我是所有景色的中心。橘红色的Ted套头衫很应景,那天差一点被我扔了,幸而懒了些。



作品的名字叫【我的84个箱根天空洞】(my sky hole 84 HAKONE),不知道翻译的对不对,我自己觉得应该叫【天空与我】(Sky with me)更贴切。


作者叫做井上武吉(1930-1997),也是日本有名的雕塑家,1984年他创作了这个作品。


路边站着一溜儿的雕塑,走过《将军之孙》、《男人》之后,看到了这个《女人》,竟然让我心头涌上了一阵悸动,禁不住有些羞涩起来,没想到会在这里遇见我心目中完美女人的仪态和形象。





在雕像前驻足了好一会儿,好想去摸摸,终究没有,美术馆有规矩“不能摸”。有些遗憾,可又转念一想,我心里的遗憾还少吗?



作者叫朝仓恭子(1925年 - 2016年),是一位有名的日本雕塑家, 她的真名叫猪子。


雕塑之森美术馆很大,展示的作品中不仅有日本的雕塑家,还有英国的、瑞士的、罗马尼亚以及台湾的知名雕塑家。不知怎得,几乎是每一件作品都让我有心动的感觉,笔尖没有办法一一描绘,就画在心里吧,以后再来看它们。


坐在玻璃塔前的休息场馆,望着刚刚登上顶去的这座用彩色玻璃制成的塔形雕塑,耳边似乎真的可以听到马勒的第六交响曲,不过,我听到的是悠扬的慢板和舞曲旋律。




毕加索室内展馆是雕刻之森美术馆另一个骄傲的存在,300多件真品包括了毕加索生前创作的油画、版画、雕塑、陶瓷和金器等不同类别,这是我见过的收藏毕加索作品最丰富的展览。



认真的看了毕加索生前的创作影像以及用动画方式解构他的作品画法,懂得了一点,然后见到了他晚年真实的样子,是一个喜欢光着膀子,穿着大短裤,趿拉着拖鞋、不修边幅的有趣老头。



从雕塑之森美术馆到冈田美术馆,本来很近,可为了体验下晃晃悠悠的有轨小火车,我竟然从山上坐到了半山腰的宫下站,因为乘错了车!




走出站来,小镇的风情倒是古色古香,可冷飕飕的风立马从山谷卷上来,赶紧跳上一部出租车赶去了冈田美术馆,那边儿快要下班了。




箱根的冈田美术馆有五层,5000平米,高端神秘,450件展品件件是珍品,主要来自中国、日本和朝鲜。进入参观前,电脑、相机、手机等一概不允许带进去,要存放在外面的储物柜里。



夜色降临,要闭馆了。从里面走出来,坐在冈田美术馆外面的温泉泡脚池舒服一下,望着对面巨大的风神雷神《风.刻》壁画,我就在想着它们真是太有了,这里的藏品即使与中国故宫的藏品比,是不是也要高出一两个层次,我不懂。




中国与日本,两个有帝国梦的亚洲国家,不知道谁是谁的倒影,如果可以像高村光太郎的雕像那样面对面,互为倒影,该有多好啊,和平就会成了永恒。


今天要离开箱根的隐居了,我去楼下小小咖啡馆,要了杯咖啡,在望着小池塘的沙发上坐了有两个小时,脑海中浮现着这些天的幻影和遇见……



小池塘依然静静的,倒映着它能看到的一切,我不在里面,可我能看见它,看见自己。


小池塘与高村光太郎见到的湖都是镜像,威尼斯总督呼唤的海也是镜像,人和物借着它们可以见到自己,可以是美,也可以是丑,无论美丑,还是镜像。


唯有自己的心,才会发现真的自己。无论有多少凡尘,不经意的一转角,心悸动,她就在那里了。


又端详了《女人》的照片好久,我去查了查,作者朝仓恭子竟然是有“东洋的罗丹”之称的雕塑家朝仓文夫(1883~1964年)的二女儿,而以朝仓文夫的故居和工作室为展馆地的【朝仓雕塑馆】就在我住的上野公园附近,怪不得会有心心相印的灵动。


从箱根回去后,要去朝仓雕塑馆再找找,看看会不会再寻见一次我心中的自己。





——张家卫东京百日散记(2023.12.9,第96天)



161 次查看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欢迎订阅,获取最新活动、文章:

​小众不小,我们同行!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