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均贫富(第17天)




中国历史上,名正言顺的皇帝有四百来位。没能登上皇帝大位榜的也不少,但没查到明确的数字。


皇帝的名号除了传承下来的,便是靠武力打来的。赢的登上大位,列入史书帝王记。败的就要看后代皇帝的需要或者史官们的好恶了。比如,新中国就比较喜欢洪秀全、李自成、张献忠这一类农民起义军的首领,虽败犹荣。

其实,中国历史与西方人的历史不大一样。他们的皇帝中城市人比较多,咱们这边有一个算一个,论出身全都是农民。

其实,有不少自称为皇帝或者大王的人在中国大历史上都没留下什么姓名,但在当时却也是威名显赫,雄霸一方。其中不乏攻城略地、威震朝廷的人物。至于造反的原因,无非也是那些老套路,比如“官逼民反、替天行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啥的。

四川这地方,查了下皇帝的历史,还真没出啥正儿八经的皇帝,但是山大王级别的人却是出了不少,再就是达官贵人、文人墨客可是数不胜数。

究其原因,一般认为这与四川典型的盆地地形有关。四川在盆地外围的每个方向,都是崇山峻岭,难以逾越。


自古出川两条路,北面走汉中到关中,这一条路非常险要,诸葛亮六次北伐均是铩羽而归。即使侥幸占领了关中,夺天下还要经过函谷关再向中原,经过洛阳后东边还有虎牢关,可以说一路上都是艰难险阻,谋求帝位果然与“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有一拼。


如果走东边沿长江顺流而下倒是可以占据水上优势,但是仅有水军却难以占领城市并进行更广阔的开疆拓土。


因此,成也蜀道,败也蜀道,乱世时期四川因为山路险阻使其很容易成为一方割据,但是封闭地形却也导致四川出不了皇帝。


此外,四川被称为天府之国真的不是徒有虚名。长江及其支流呈向心状汇入冲积,形成肥沃的四川平原,非常适宜农业生产。《汉书》地理志记载巴、蜀、广汉等地 “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山林、竹木、蔬食、果实之饶,南贾滇、僰偅,西近邛、笮马旄牛。”


成都市向西60公里有一个地方叫做街子古镇,它向北距离都江堰市20公里,隶属于有“蜀中之蜀”称号的崇州市,与都江堰市大观镇相邻。街子古镇坐落在青城山的后山,山峰环绕起伏、林木葱茏幽翠,名气虽没有青城山那么响亮,却也是延续千年的小镇。


因为当下“共同富裕”的呼声已经成为最主旋律的国策,我就不自觉的想去溯源下“共同富裕”的鼻祖究竟是谁?


据史料记载,第一次提出“均贫富”口号的人就是四川人,而且首领王小波就是街子古镇出生的人,他是茶贩出身。

北宋初期的公元993年12月,王小波率领百余农民在青城起义,以“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为号,聚集起义军上万人。先攻下青城,再率军攻下彭山。然后挥师北上攻打江源县城,但王小波在此役中不幸中箭身亡。

攻下县城后,起义军们推选王小波的妻弟李顺为新首领,起义军的队伍也不断扩大到数万人、数十万人,又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义军攻下成都,还杀死了西川都巡检使,并建立了以李顺为王的“大蜀政权”,立年号为“应运”。


作为起义军首领的王小波和李顺为何要提出“均贫富”的口号呢? 史料上说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一、在宋朝建立之后,便开始征收各种税费,无论是种田还是要做生意,都要交税。甚至连生孩子都要交人头税,名目众多而又繁重的赋税压得百姓已经喘不过气来。

二、朝廷实行榷茶法,就是说茶叶只能由官府统一收购,再由官府售卖,这样一来价格便被压得低无可低,之前从事种茶,采茶,卖茶这一系列生计的农民便被剥夺了工作,没有了收入也就没有了活路。

苏辙在后来的《论蜀茶五害状》中这样说:臣闻五代之际,孟氏窃据蜀土,国用褊狭,始有榷茶之法。及艺祖(即宋太祖)平蜀之后,放罢一切横敛,茶遂无禁,民间便之。其后淳化之间,牟利之臣始议掊取,大盗王小波、李顺等因贩茶失职,穷为剽劫……”此外,《隆平集》、《渑水燕谈录》、《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宋朝事实》、《皇朝编年纲目备要》、《宋史纪事本末》诸书在谈到此次起义原因时,都提到蜀库归内府和“博买务”设置之害,激起民怨。可见,这次农民起义的原因主要是“博买务”垄断专利,导致当地民众“贩茶失职”等后果。


这场以“均贫富”为口号的农民起义,前后持续了两年多,几乎占领了整个四川。队伍达到几十万人,也赢得了广大百姓的拥护,却终究在朝廷的大军镇压之下,失败了。
我们熟知的方腊起义和水泊梁山宋江起义,都是发生在宋朝后期,应该不可避免的也受到王小波和李顺的这场以“均贫富”为口号的起义军的激励。

再后来的洪秀全太平天国运动,也提出了“均贫富”的思想,应者云集。但是,长沙市第十一中学一位叫做肖美林的老师写了一篇论文,题目叫《论洪秀全的平等思想》。他说:“通过考察洪秀全的早期著作及太平天国革命的社会实践 ,认为洪秀全的思想中没有真正的近代平等思想。在社会实践中 ,太平天国广大军民也没有获得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 ,洪秀全仍然沿袭了中国封建君主制制度那一套。” 看来,这打着“均贫富”口号忽悠百姓的人也不少。

王小波战死的江源县,就是今天的崇州市江源镇。据说江源镇的一座古桥旁边,羊马河畔,有一个占地30多亩的“翠英园”,树竹成荫、流水淙淙,园内有一座三四米高的圆形坟包,墓前还有一块半人高的石碑,上面写着“王小波战死之地”七个字,石碑的背面还刻有王小波的简历。此外,翠英园内有一座“肇志堂”,里面陈列着王小波的塑像,与常璩[cháng qú]等其他当地名人站在一起。


从街子古镇往南驱车40公里,距离成都的距离也是40公里的地方,还有一个小镇,叫做安仁古镇,这里就是大名鼎鼎刘文彩的当年地盘,他是民国时期川西地区的大人物。


“关于刘文彩的故事,有人说,他是一个人人喊打的地主恶霸,也有人说,他是一个恪守中国传统、做了不少好事的乡村士绅,还有一个绰号叫“刘大善人”。

我在安仁古镇徜徉了半个下午,看起来较之街子古镇的投资要大很多。刘文彩的刘氏庄园是古镇最受欢迎的参观景点,占地100多亩,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180多间房屋,放在民国时期,确实是个豪绅。放在今天,除了占地大些,其他的摆设倒显得有不少的古朴和俭约​。


另外两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一个是他的弟弟刘文辉,另一个是他的侄子刘湘。两人都当过民国时期的陆军上将、四川省主席。刘文辉解放前率部起义,后担任了新中国林业部长。刘湘则在1937年率军出川抗日,次年因吐血而死在抗日前线。

解放后,弟弟和侄子的光环并没有给刘文彩带来什么幸运符,他成为小学语文课本中恶霸地主的形象之一,他的坏蛋故事到了罄竹难书的地步。改革开放后,还原历史真相的政策氛围让刘文彩的形象也开始正面起来,安仁古镇的兴起便也是源于刘氏庄园的前世今生。

通晓天文地理的四堂哥说“刘氏庄园之所以文革时候都没有遭到太大破坏,恰恰是因为刘文彩被当作那个时代的头号反面教材,这地方是人民群众来‘牢记阶级苦,不忘阶级仇’的地方。”

我说:“按照‘共同富裕’的路线图设计,‘均贫富’就是一种手段了。刘氏庄园或许又要迎来一波革命,再变回人民的敌人。”

比如,将“大邑刘氏庄园博物馆”再更名回1997年之前的名字“大邑地主庄园陈列馆”。


今天是中国农历的九月初九,重阳节,也是中国的老年节。《易经》认为“九”为阳数,“九九”两个阳数相叠,就是“重阳”了。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一直都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皇帝们也喜欢,九为大嘛!百姓们喜欢的原因就简单很多,借此节日感恩敬老唠唠父母亲的那些事儿。


【未完待续,明天续(二)】


——张家卫成都百日散记(2021.10.14第17天)







225 次查看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欢迎订阅,获取最新活动、文章:

​小众不小,我们同行!

bottom of page